標籤:
【大紀元2013年0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耿豫仙台灣台北報導)全台灣汙水下水道的建設緩慢,普及率僅達33%,最好的台北也只有60%-70%,河川被汙染的程度不難想像。環保署為改善河川水質,陸續補助地方政府建置56處除汙型人工溼地,其水質淨化功能及生態棲地營造成效甚佳,計有9處被選定為國家重要溼地,也帶來觀光人口。
「除汙型人工溼地」是將汙染的水源引進預挖的大型人工池,人工池的汙水在天然的循環淨化過程後,再導入河川,降低河川的汙染,也是汙水下水道系統建設完成前的因應措施。
1公頃人工溼地建置費用100萬元,但後續的觀光效益、降低河川汙染的成本效益卻不容小看,且地方政府也樂於配合,只是尋地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9處重要人工溼地包括列為國家級的淡水河流域溼地──新海、浮洲、打鳥埤、城林及鹿角溪等5處,地方級的新竹縣頭前溪生態公園、高雄市大樹舊鐵橋人工溼地、屏東縣麟洛人工溼地,及台東縣關山人工溼地等4處。
依據101年生態調查成果,淡水河流域溼地,共記錄植物78科、鳥類76種、兩生類動物、爬行類動物及魚類等。◇
(責任編輯: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