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特稿)來自台灣的科技藝術家徐瑞憲接受紐約伊勢文化基金會邀請,將創作生涯3階段的主要作品帶到紐約,讓紐約藝文界也能看到台灣精湛的機械科技藝術。
徐瑞憲這次帶來包括「生滅」、「童河」與「痕跡」3個分別代表不同創作階段的作品,但不變的是透過機械科技媒材,呈現他對環境的關注與童年記憶的追想。
沒有理工背景,只是因為留學法國時,學校要求必修機械藝術,讓徐瑞憲從此一頭栽進科技藝術。但也因為對機械與科技的生疏,讓他每個作品都得耗上大半年慢慢實驗、慢慢調整,才能磨出一個讓他滿意的作品。
代表機械藝術生涯第1階段的「生滅」,是徐瑞憲在留學期間的作品,運用的也是比較簡單的技術,但談的卻是嚴肅的環境省思問題。
從小就在工地裡打工、攪拌水泥的徐瑞憲,以水泥將雞蛋殼固化,再透過一顆真實的雞蛋,利用光源呈現心跳頻率,反映大自然裡許多物種因為人類介入而逐漸滅絕,最後一個僅存的物種,在一片黑暗中掙扎生存。
「童河」則是徐瑞憲對從小長大的五分埔生活圈的記憶。曾經是大圳的松隆路,是他小時候每次數學考不好時,將考卷折成小船隨河漂流、追逐的童年生活回憶,所以「童河」上的每一艘小船都是數學考卷化成的。
徐瑞憲期望透過紙船這麼簡單的小玩意兒,喚醒現在社會多元複雜的環境中,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其實是可以透過很簡單的事物,變得更豐富。
放置在伊勢文化基金會(ISE Cultural Foundation)大門的「痕跡」,則是源自中國山水概念。透過機械動力,讓炭筆隨性搖擺,留下時間的痕跡,就像人類在歲月的洗禮下,留下生命記憶。
徐瑞憲說,最有趣的是,作品呈現活動狀態,讓整個結構與視覺效果更為活潑,也因為經過時間改變,作品運作一段時間後,上頭逐漸被磨開的鉛筆,加上更具彈性的結構支架,會讓圖像開始向外擴散,連他都無法預測作品最後的呈現效果,而這樣的偶發性也是創作最大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