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1月15日訊】在每年的七月底,宜蘭稻米的收成時間到了,在台灣南部種稻,一年可以收成三次,但由於天然環境的不同,宜蘭的稻米一年才收成一次。聽說吳慶鐘的稻米採收有一個很特別的景觀,所以筆者特別趕著去看他們收割的盛況。
有沒有農藥 白鷺鷥最知道
稻田收割會有什麼特別的景觀呢?當然有,這還是筆者有生以來,第一次親眼看到的;當割稻機一開始進入稻田,一隻、兩隻的白鷺鷥從遠遠的山邊飛了過來,割稻機從外圍一圈一圈的往內割的時候,牠們就飛過來越來越多了,到後來,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鳥緊緊的、亦步亦趨的跟著割稻機,前前後後都有。
這麼多白鷺鷥來這裡幹什麼呢?「牠們是趕來吃蟲的。」也就是因為割稻機割稻時很多昆蟲會被趕出來,眼明身快的白鷺鷥,一看到從稻草中跳出來的蟲,就飛快的跑過去,然後把長長的脖子伸過去,一張嘴就把蟲吞下肚了。但是牠們為什麼會知道這裡有好東西可以吃呢?吳慶鐘:「如果你是一隻餓了很久的白鷺鷥就知道了。」也就是說,因為有很多的稻田被下了農藥,殺死了很多昆蟲,所以白鷺鷥沒得吃就只好餓肚子了,好不容易等到有這個不放農藥的稻田在收割,就互相走馬相報,所有住在附近的都趕來參加這場盛宴了;那白鷺鷥會不會吃到有殘留農藥的蟲呢?吳慶鐘:「白鷺鷥不會那麼笨!」
當選模範農民
除了種植稻米之後,吳慶鐘也種植在過年期間廣受歡迎的花卉-銀柳,他在2005年榮膺三星鄉模範農民,之後又多次的獲得模範農民獎和其它的一些獎項,2009年起連續兩屆獲得「花卉評鑑特等獎」第一名,2010年獲頒最傑出農民獎,2011年獲得全台「一百年創新農業經營管理競賽」第二名,以及宜蘭縣頒最高特殊獎「專業農民獎」, 2012年2月4日農民節獲頒宜蘭縣唯一的「專業傑出農民獎」,他同時也是三星鄉農業規劃專技委員和「花卉產銷班」班長。
他為什麼會得到這麼多的褒揚獎項呢?首先他的作物必須具備優良的品質,二來,由於他不使用農藥、化肥,所以不汙染環境,而這種耕種方法得到相關單位的肯定;再來,就是他願意把所學、所會的全部的農業的知識,無私無我地傾囊相授,分享給前來討教的農民,有的也跟著得了獎。
只要想學 他都無私地傾囊相授
曾經是生意人的吳慶鐘,頗有商業頭腦,剛來到三星鄉的時候,他就發現這裡的農民非常的辛苦,但他們的付出和收穫是不成比例的;所以他除了把自己的花種好之外,同時也把附近願意參與的花農組織起來,籌組了產銷班,然後不定期的在他家使用Power Point幫會員上課,灌輸他們正確的市場觀念、品質的觀念,也透過這個班,不時的做技術交流,他們在一、兩年的時間裡,逐漸放下以前既有的舊觀念,慢慢的磨合,品質一點一滴的提升上來;吳慶鐘:「我都跟他們講,在市場上,除了講品質,還得講信用,一大把花有好幾百支,包在裡面的都看不見,所以花商只能信任我們;如果我們都能夠堅持我們的信念,守住我們的信用,讓花到了市場上,品質都是一致的,我們都能夠得到花商信任的時候,其實我們的花在銷路上絕對沒有問題,價格上也可以相對的提高。」後來的發展也證明了吳慶鐘的堅持是對的,他們產銷班的花,品質都非常一致,而且價格也比其他產銷班來的更好。
他這樣無私的分享,得到了陳先生高度的認同:「慶鐘是一個肯做、實做的人,也很有人緣,大家都要去找他,他都廣結善緣,每一個人來找他,就是他的朋友;有時候在一個農業過程我們常常會有一些失落的環結,經由他對一個事情的用心、觀察,他會跟大家分享;除了一些精神上的分享,他還會把他種的米拿來給你,讓你享用一下,我們覺得很快樂。」
常常有很多朋友來到這裡,請教他有關這方面的問題,吳慶鐘的太太說:「可不可以不要跟別人講那麼多,你花了那麼長的時間去研究,在短短的一、兩個小時之內,就把十幾年的智慧統統送給人家了。」但是吳慶鐘說:「因為別人有困難,他需要解答的時候,他才來問我,那我就應該是毫無保留的告訴他;那當然這也是我學煉法輪功之後,應該先他後我的一個想法。其實我也不曉得要保留什麼東西,我只能全盤的告訴他,至於說他願不願意學?那就是看他自己的造化了。」只要想學他都教,但是他說他教了很多人,卻沒有幾個能夠照著他的方法落實在耕種上面的,這又是為什麼呢?「只要他願意改變觀念,其實這個一點都不難,他也要真的相信,才能做得到。」
吳慶鐘的鄰居黃先生也因為他的關係,進入了法輪大法的修煉行列,他現在也是採用無農藥的種稻方法,「不使用農藥種稻米,很好啊,也很簡單啊,這些都是慶鐘教我的。」然而,採用無農藥的種稻方法,是不是既費工、費時、又費成本呢?「當然差很多啦!現在做的時候,那個心境會比較平衡;有人種有機的東西,到後來他們會想,我這邊施一點化肥有什麼關係?那這個我就會堅持!」試想,任誰都想要用既輕鬆、又簡單、又省錢的方法來工作啊,幹嘛自找麻煩呢?所以這個堅持,也是因為他們修煉才能做到的。
在農業上的修煉體悟
吳慶鐘說:「修煉(法輪功)對我的影響很大,因為修煉之後才懂得去體驗生命的價值,很真誠務實地去對待栽種的農作產品,不會有意或無意的採用破壞植物本質或土地生態的方式去耕作;因為修煉我才會去做這些事情,真正讓農業落地生根,並且永續生存。」
陳先生既不是吳慶鐘的股東、也不是合夥人,當他被問及,為什麼要和吳慶鐘辛苦的研究實驗這麼多年呢?他說:「我想農業裡面要是沒有這樣的嘗試,我們跟一般的農夫又有何異,而有作為的農夫,就像我跟他討論的這些知識領域裡面,我們有很多的突破,在這些知識領域裡面,我們去觀察到的,某些植物都有它的特性;那麼他就屬於知行合一的人,他做到的、體會到的,他也不會吝嗇,他會跟朋友分享,這是最難能可貴的,他常常跟我說凡事要為別人著想!」陳先生感動於吳慶鐘無私的和他人分享,其實他自己不也是個樂於為大地無私奉獻的人。
「我做的這一塊,就是尊重自然、尊重環境,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讓自己所學的、用我的善念、用我的修煉來分享,來影響更多的人,讓更多人共同來保護這塊土地,盡量減少農藥,讓他們用善念來對待這些植物,讓植物更好,種出更好、更健康、更安全的食物,分享給所有的人,這是我未來一直想要推廣的工作。」吳慶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