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資料:美經濟觸底曙光乍現
【大紀元2012年09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自2006年美國房市崩盤以來,現在總算看到了美國經濟觸底的各種跡象:更多的年輕人離開父母的住處去念大學或就業、一度劇降的出生率開始趨緩、貧窮的情況正在緩解,即使最停滯不前的房市也顯示出了銷量與新屋開工的改善。
美聯社報導,美國最新公布的2011年度(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人口統計在數據上佐證了這個自2009年3月開始的經濟復甦,同期間美國失業率已由9.6%降至8.9%(8月更降至8.1%)。多數分析師認為,這份最新統計標示著這個自二戰以來最長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已經觸底。
霍普金斯大學社會學和公共政策教授切爾林(Andrew Cherlin)說:「我們可能看到美國家庭將開始在這次大衰退中復甦,」特別是在流動性的回升和年輕人搬離父母家等跡象顯示,年輕成年人對就業展望躍躍欲試,「這可能暗示著適度的新增就業或他們相信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了。」
不過,這份最新的統計卻顯示:美國民眾擁有自宅的比例連五年下滑至64.4%,創下10多年新低;更多美國人依靠食物券維生,在居民「擁擠」的地區,領取食物券的比例穩定維持在1%,與2003年的高峰不相上下。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福里曼(Richard Freeman)稱,這些數據指向一個「脆弱的復甦」,經濟仍有再度陷入衰退的風險,這部份取決於美國總統和國會明年一月能否避開「財政懸崖」。「在當前全球經濟處境中,美國表現比其他國家好。但政府政策仍然很關鍵。」
該統計還顯示美國移民人口增長減緩,目前有4,040萬人,佔美國總人口13%。去年新增移民40萬人,10年來最差,反映許多墨西哥裔選擇返鄉,新移民大部份來自中國、印度的高技術勞工,他們大多落腳在移民人口眾多的加州、紐約、伊利諾和新澤西州。
此外,數據也顯示貧富差距各地差異極大,差距最大的地區為華盛頓DC、紐約、康涅狄格、路易斯安那、新墨西哥等移民人口或少數種族最多的州。就地方而言,西維吉尼亞州的伯克利(Berkeley)的貧富差距攀升最多,因為華盛頓 – 巴爾的摩地區外邊的郊區湧入了大量的貧窮居民和新移民。
但整體而言,美國民眾開始找到回復往日榮光的模式。約12%(或3,650萬)美國人搬新家,較前一年的11.6%歷史低檔增加。在25~29歲的年輕族群中,搬家的比例也由一年前的24.1%微增至24.6%。那些因工作需要而長途搬遷的比例也由3.4%增加到3.8%。
在25~34歲的族群中,約560萬(或13.6%)與父母親同住,較前一年的14.2%略降。比以前更不願跟父母親同住的年輕男性比例也由18.6%降至16.9%,但年輕女性的比例則由9.7%增加至10.4%。
就結婚比例而言,18歲以上成年人的結婚比例為50.8%,較2000年的57%大幅下降。在25~34歲的年輕男性成人中,結婚比例為43.1%,創下新低。
就出生率而言,2011年的新生兒年減55,000人(或1%)至410萬人,減幅為2008年以來新低。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其他資料也顯示,出生率下降的現象正在減緩。
非盈利研究組織美國人口咨詢局(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的人口學家馬瑟(Mark Mather)說:「跡象顯示,年輕成年人已否極泰來,」「更多的年輕人留在學校,以便在就業市場復甦時增加他們未來的潛在收入。這需要花一些時間,但我們應可看到在經濟情況好轉時會有更多的年輕成年人謀職、購屋和開始建立家庭。」
另一方面,儘管貧窮情況緩解,但食物券的使用仍持續攀升。近1,490萬人(或13%美國家庭)接受食物券,該比例創下新高水位,這代表每8個家庭就有1個家庭正在接受政府援助。奧勒岡州的情況最差,18.9%的人(或每5個家庭有1個)領取食物券,原因是該州降低領取的標準,其他領取食物券比例較高的州包括密西根、緬因州、肯塔基、密西西比等。懷俄明州的情況最好,領食物券的比例是5.9%。
這次統計顯示,美國2011年的貧窮率仍停留在15%(或貧窮人口4,620萬人)。美國經濟咨商局估計,食物券的發放等社會安全網減少了390萬貧窮人口,讓貧窮率降到13.7%。此外,如果沒有失業津貼的救濟,約有230萬人會成為貧窮者。
有17個州的貧窮率顯著增加,包括路易斯安那、奧勒岡、亞利桑納、喬治亞和夏威夷。貧窮率增加的都會區包括德州的麥卡倫(Mcallen,貧窮率38%)、加州佛雷斯諾(Fresno)、德州埃爾帕索(El Paso)和加州貝克斯菲爾德(Bakersfield)。貧窮率最低的都會區是華盛頓DC(約8%)、康州布里奇波特(Bridgeport)和猶他州奧格登(Ogden)。
布魯金斯學會的人口專家弗雷 (William H. Frey)說:「所有這些數據已多方面顯示大衰退的緩解,經濟已觸底,這特別對於那些蟄伏不前的年輕人是個好消息,他們已看到了隧道盡頭的曙光。」
(責任編輯:畢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