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動訓練營發掘青少年領袖才能
【大紀元2012年09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伊鈴多倫多報導)華裔青年作為一個特殊群體,無論是隨父母移民過來的,還是土生土長的移民第2代,他們夾在東西方文化之間,時常感到很迷茫。雙重文化身分帶來的混亂和迷茫下,華裔青少年面對獨特的挑戰。他們更需要一個平等交流的平台,有一個讓他們可以信賴的良師益友般的團隊伴隨他們成長。
燃動青年(Across U-hub』s)作為服務華裔移民青年的機構,每年組織一次青年領袖訓練營,鼓勵移民家庭成長的華裔青少年勇敢突破自我,幫助年輕人以堅韌不屈的鬥志面對逆境,為未來開闢新天地。
燃動青年行政總監黃鳳玲說,加拿大華裔青年具備許多優秀的潛在素質。許多學生成績很優秀,可是很容易被師長忽視,原因是華裔學生很內向,不會 表達自己。有許多人認為,土生土長的孩子,接受西方教育,融入西方社會應該沒問題。其實不是表面看的那樣,他們更需要被關懷,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他們很 需要一個可信賴的導師、同齡團隊與他們同行,讓他們可以交流,開發自身潛能,不斷突破自己。
Susanna 是少數被邀請參加營會的家長之一。她原本打算看兒子在外面的生活情況,順便了解燃動青年的工作理念和性質。營會結束後,想法完全變了。「本想多了解兒子, 現在明白了,原來做家長的更應該多了解自己,給孩子更多空間。家長應該多發掘自己的興趣愛好,讓孩子獨立。」她說。
發掘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2012青年領袖訓練營的主題工作坊是挑戰青年人思考「死前一定要做的事」(What do you want to do before you die?),藉此激發他們找尋自己真正關心的、真正想做的事,並付諸行動。通過戶外挑戰、團隊遊戲、小組分享等活動,鍛練參加者堅韌的品質及面對困難的能力,體驗團隊合作精神。
4 日 3 夜的營會,燃動青年邀請到不同背景的青年領袖主領工作坊:與荷蘭裔加拿大人分享在日本與海嘯災民同行的故事;韓裔移民第二代以戲劇教育工作坊探討 「bullying(威逼)」經驗;Zimele Canada 的總監分享如何幫助非洲貧窮村落內婦女,建立可持續自力發展的社區;還有華裔移民第二代分享如何以共享資源的網上平台向消費主義說「不」。
營會第三天,模擬非洲貧困村落的生活實況。年輕人分成小組學習用繩索製作木轎,並就地取材,現場烹調非洲傳統主食 「Chakalaka」。通過互動形式,讓年輕人親身體驗在資源不足的環境下如何生存,了解可持續發展的重要。
Jason今年是第三年參加領袖訓練營。自去年參加營會後,他決心挑戰自己,自薦擔任今年營會的行政和物資統籌。營會前三個月,Jason 已開始聯絡、預備工作;直到實際執行時,Jason 發覺無論準備了多少還是不夠,Jason 感激有資深的導師在整個籌備過程中一步步帶領,同時也學習了作為領袖所需要具備的素質。
義工Kitty說,這次訓練營有許多年輕人是第一次拿起菜刀、鏟子,學習做飯。一頓飯做下來,他們體驗了父母的辛苦,更懂得感恩了。
首次參加領袖訓練營的 William 是土生的華裔移民第二代。以英語為母語的他,今年年初開始參與「燃動青年」的義工小組,漸漸學習與中文為主的青年人溝通、合作,甚至開始想多練習運用中 文。營會活動使他更深刻感受與人溝通的重要性。William 說:「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很大,西方人和中國人的處事和表達方法很不同,西方人很直接、主動、不著眼細節,而中國人則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