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墾丁珊瑚群聚 生態走向單調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9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1日電)中央研究院今天表示,由於人為干擾,墾丁珊瑚群聚生態,由「多樣」走向「單調」,影響恢復力。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領導的團隊,針對墾丁萬里桐海域珊瑚分析。發現過去26年間,原本以枝狀「軸孔珊瑚」為主的群聚,已逐漸變成以山狀「微孔珊瑚」及「藍珊瑚」為主。且整體覆蓋率,在26年間降低6成。

研究團隊分析大型颱風與珊瑚生態關連,通常遭風災破壞後,幾年後珊瑚便會重新長回來,恢復原有面貌。但萬里桐的軸孔珊瑚,卻是一去不復返。

陳昭倫指出,民國74年時,萬里桐海域的軸孔珊瑚覆蓋率為25%,但在接連幾個大型颱風破壞後,到76年剩下5%左右。85年賀伯颱風加上87年的「全球大白化」,軸孔珊瑚比率已趨近於零,再也沒有恢復。

相對之下,微孔珊瑚和藍珊瑚的覆蓋率,隨颱風來襲呈現消長,但幾年後總會回復一定比率。

陳昭倫說,目前萬里桐海域已難以找到軸孔珊瑚,原本豐富的多樣態珊瑚群聚,逐漸走向單調,「城市變了,裡頭的居民也會變,魚類又被過度捕撈,現在浮潛者一眼望去,只能看到一大片被綠色藻類覆蓋的珊瑚礁。」

陳昭倫認為,主因是軸孔珊瑚對環境變化的敏感較高,且多生長在淺水區域,結構比較脆、被踩踏容易碎裂。近年來墾丁地區遊客增加、飯店一棟一棟蓋,廢水、垃圾污染,都使軸孔珊瑚難以生存。

而微孔珊瑚和藍珊瑚比較能耐污染、耐環境衝擊,但生長較為緩慢,軸孔珊瑚一年可長20公分,微孔珊瑚一年才長3公釐。陳昭倫說,珊瑚群聚單調化,除了危及生物多樣性,也使萬里桐海域被風災破壞後,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恢復原有的珊瑚覆蓋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