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戰使美國損失100~200萬個工作機會
【大紀元2012年09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楊采華編譯報導)日前美國兩位經濟學者聯合發表文章指出:如果國際間所有的匯率干預都停止下來,美國的貿易赤字將減少1,500億至3,000億美元,相當於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至2%。此外,還將創造出100萬至200萬個就業崗位。歐元區也將獲益,雖然其貿易赤字減少幅度和新增就業崗位不及美國,但仍將非常可觀。那些以往干預匯率的國家,可通過擴大內需來平衡停止干預匯率對其經濟造成的衝擊。
現任職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所長伯格斯登(Fred Bergsten)和資深研究員賈格農(Joseph Gagnon)在合作撰寫一篇有關匯率戰的文章中指責說:實現匯率干預的國家一邊補貼出口,一邊對進口徵稅,使自身的貿易盈餘得以維持或增加,並積攢大量的外匯儲備。實際上,這些手法的後果是向世界其他地區輸出失業。
這篇刊登在《金融時報》的文章說道,導致美歐經濟疲弱的原因中,最沒被重視的就是「全球匯率戰」。作者認為現在該是回擊的時候了。
據該研究所的數據,2011年許多發展中國家和少數高收入國家的政府購入了接近1.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其他外國資產,已經遠遠超過了被稱為「審慎」的水平。
干預匯率的三方勢力與歐美國的政策失靈
文章中提到,就目前來說,中國基本在干預匯率上有所收斂,但許多經濟體卻仍在大肆干預匯率,主要有三方力量。首先是中國以外的亞洲其他經濟體,包括日本、新加坡、台灣、韓國、香港、泰國和馬來西亞。其次是主要石油出口國,包括阿聯酋、俄羅斯、挪威、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爾及利亞。最後是位置靠近歐元區的富裕國家,最明顯的是瑞士,也包括丹麥和以色列。
始於10年前的匯率戰,導致全球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貿易失衡狀況。美歐政策制定者曾嚐試鼓勵房產泡沫,藉以抵消貿易失衡的影響並保住就業崗位。當泡沫破滅時,工作機會大量蒸發。接著美國和歐洲採取了貨幣與財政刺激措施,但曠日持久的金融去槓桿化進程抵消了其中的大部份效果。
量化寬鬆對美元匯率的影響是第二位的。有些國家批評美國通過被稱為「量化寬鬆」的非常規貨幣政策,使匯率戰愈演愈烈。但是作者認為,量化寬鬆完全是以美元進行的,意在刺激國內消費和投資,而並非抑制進口。
籲國際組織執行制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貿易組織(WTO)都制定了禁止操縱匯率以維持貿易盈餘的規則。這些規則終究應當得到執行。巴西已朝著這個目標採取了相應措施。文章中稱,美國和歐元區應當在執行上述規則中發揮帶頭作用。《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等新的雙邊和地區貿易協定,也應當吸收這樣的規則。
作者還建議,如果理想的多邊措施仍無法奏效,即反映出當今國際經濟架構存在巨大缺陷,那麼受到侵害的國家應當攜手合作,迫使匯率干預國改正自己的做法。最直接的措施將是對匯率干預發起反擊,如美聯儲(Fed)和歐洲央行(ECB)都買入外匯來平衡其他國家干預匯率造成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