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網揭地方財政沒錢向企業催稅黑幕
【大紀元2012年08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駱亞報導)近日財新網發表《竭企業而漁》的文章,引起眾人關注,很多人推薦,認為真實反映了現狀。文章認為地方財政沒錢了,那些吃財政飯的企業最痛苦。政府的項目難做還得做,哪怕墊付的工程款不知何時能收回;政府上門徵稅費更勤快了,企業也得給;至於政府發佈對企業的「優惠」政策,只能眼饞,心知肚明,「看得見,摸不著」。
尤其廣東省中小企業促進發展會秘書長謝泓對財新記者一針見血說:「中國沒有稅率,有的是稅務局和企業的『協商稅率』,引起很多人共鳴和感慨,中國稅務制的詬病遭到民間的力批。
中國沒有稅率,只有「協商稅率」網絡走紅
財新《新世紀》8月27日出版的第34期中,《竭企業而漁》在網上引起關注。受到很多人推薦。
文章披露地方財政沒錢後,對企業增加徵費稅收力度。因此經濟難預期,政府行為可預期,而企業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和應對方法,由此衍生出「變形記」。
文章認為地方財政沒錢了,企業最痛苦。「受影響最大的,是大大小小吃財政飯的供應商,政府項目已不是『香餑餑』了。政府的工程還得接,哪怕墊付的工程款不知何時能收回;上門徵稅費更勤快了,得給;至於政府發佈對企業的「優惠」政策,只能眼饞,心知肚明,『看得見,摸不著』。」
知情人士向財新透露,在東莞樟木頭鎮,以往各項市政工程均由政府官員的「關係戶」獨攬,但今年官員們主動提示「關係戶」們不要參與政府工程,原因是「付款困難」。
文章還舉例說,在珠三角,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也開始對外企徵收了。這兩項稅費以前對外企免徵,近兩年取消優惠。比克董事長李向前說,「大概為此每年多付幾百萬」。
文章認為稅務局的徵管有鬆緊繩,對企業而言與稅局搞好關係至關重要。文章通過廣東省中小企業促進發展會秘書長謝泓的話揭示其中奧秘,他說:「中國沒有稅率,有的是稅務局和企業的『協商稅率』。」 目前這句話在微博上走紅,很多媒體和個人轉發。
稅制健全但費不見少 政協委員建議取消費
廣東省政協委員、東莞台商投資協會前會長葉宏燈告訴財新記折,東莞的6千多家台商,許多20年前就來投資,當時稅制不全,依靠收費而不是徵稅。20多年過去,稅制變得很健全,但費卻沒有減少。因此多家台商已考慮轉向東南亞。他希望政府能夠把費取消。
據悉廣東共有涉企行政事業型收費145項,其中135項為國家定項目。而實施中不但國家、省級政府,甚至鎮政府、村委會亦要收各種費用。東莞台商投資協會秘書長趙維南亦表示,「現在收費攤派的情況太多了。平時政府也不怎麼催各種稅費,現在沒錢用,想起一筆是一筆,一下子就溯及到幾年前的各種稅費。」
對緩解中小企業困境,儘管各地政府的扶持政策陸續出台,但多位企業主認為扶持政策「看得見,摸不著」。
網絡熱議衙門缺錢生財新道
威海緣也廣告公司總經理老蛇2008認為,各地的稅收明顯加強。衙門缺錢。浙江寧波的天林評論認為,地方政府的自由裁量權極大。既有為招商引資而降低身段的,也有打著招商引資的旗號照顧關係戶的,還有以嚴格執法的名義打壓那些不懂事的。
北京的欒國磊表示,廣東的情況基本上是這樣,2008危機之前,稅局都怕收多了,影響第二年穩定的升幅,08年之後企業日子好過,每年的增長還是要保證的。北方財政日子 沒這麼好,不可能藏賦予民,也沒廣東那麼多地下經濟,不好協商。另外這麼協商,稅務系統本身也落點外快,不行秋後算賬,只要認真查,找不出沒問題的。
澳洲一企業的執行董事彭小事認為,中小微民營企業承受太多太多不該有的壓力,能走到今天已經很不容易,如果再不給企業減稅還要增稅的話,倒閉潮在這二年會湧現…。
居然自家集團財務總監王克認為深受其害。深圳一家高爾夫企業的副總黃逸傑也認同說,苛稅猛於虎!北京的Justin賈則乾脆說,搶劫開始了!上海的許敏慧(諧音)表示,經濟蕭條,企業勉強維持。國家理應減稅,這般窮追猛打,只會惡性循環。深圳的怎堪言認為,這是明擺著製造腐敗嗎?哪個公司跟領導關係好送的錢多,就稅少啦!
浙江的「聞一哥」用標題【幫忙】道出中國特色,「寬日子,稅務局笑著臉要企業幫它忙,叫企業想辦法留點藏些,企業繳多了反而是幫倒忙;緊日子,稅務局要你反著臉,變相要企業多繳稅,最好超繳稅,企業繳少了就來麻煩」。
重慶的「smart0598」認為協商稅率太正確了。稅務部門想怎麼收你錢就怎麼收,稅務部門不壓於城管。江蘇常州的「Mail_三多的boss」:企業和納稅人又要倒霉了,這就是中國特色的稅收政策。
上海徐匯區的「桉樹上de考拉」 :房地產不景氣導致土地收入減少,企業不景氣又導致常規稅收減少,地方政府成了餓癟了的臭蟲,其唯一能做並且會做的就是加強稅收徵管。減稅,只是個虛幻的夢!
專家:國家應減稅一萬億
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前一天接受財新網採訪時就表示,中國就是投資過多,產能過剩,資本回報率非常低,威脅銀行體系的資產的質量,這樣一系列的惡性循環,要打破的話,就必須要在貨幣、在收入上、分配上要做調整。第一步該做的就是減稅。他建議減稅減一萬億,通過降低個人所得稅、降低消費稅,來刺激提高家庭的消費能力。
(責任編輯: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