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真:半部《論語》治天下
【大紀元2012年08月27日訊】《論語》(lúnyǔ),儒家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首創)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內容涉及禮、樂,《詩》、《書》,仁、義,孝、悌,忠、信,智、勇,教、學,為政,天命等諸多方面,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其文言簡意賅,其語含蓄雋永,其論切當精妙,其道博大精深。宋初宰相趙普曾有言:半部《論語》治天下。
南宋時,朱熹將《論語》、《孟子》以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合編注釋,稱為《四書》。
下面,我們試解《論語》之開篇,以為發機。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的開篇——《學而》篇(《論語》以每篇開頭的幾個字命名篇章名)開頭的三句話。
關鍵字、詞主要是:學、時、習、說、朋、樂、知、慍、君子。
學,學的是什麼?是儒家經典,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當然也包括孔子所講授的內容。其目的,所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而不是學習一般的實用知識或技能。所以孔子說:「君子不器。」
時,主要指時時,時常;有時間就。
習, 主要指溫習、踐行,而不是單純的「復習」。
說,這裏讀yuè,指內心的欣悅。《詩•召南•草蟲》有言:「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之,亦既覯之,我心則說。」這樣的意思,原多用「說」表示,後來才寫作「悅」。也表示「說(shuō)」。
朋,古代多指同師門的人。這裏指同道之人,非親友或酒肉朋友。
樂(lè), 指高興。
知, 這裏主要指知曉,理解。
慍(yùn), 指怨,生氣。
君子, 指有修養、合儀禮、循於道的人。
如此,三句話就可以這樣理解: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習經典並時時按照其義理規範去踐行,境界就會不斷提高;境界提高了,當然會心感欣悅。但這種欣悅的感受,他人是無法理解和體會的,只能形諸於言以表達。所以這裏用了「說(yuè)」。
如果「學」指的是學習一般的實用知識或技能,「習」指的是「復習」,「說」指的是快樂,相信沒有多少人會時時、時常地進行復習,更別談復習的快樂之感啦。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這種修身向道活動,同門之間的交流很重要。遠來的同道,可以帶來不同的理解和觀點的碰撞,由此激發出對所學的新的領悟,那種悟道的喜悅,相信大多數人都是有體會的。因此,有遠方的同門中人來交流,那自然高興而喜不自勝啦。
結合對以上兩句話的理解,那麼對於《論語》中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與「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不是也就有了新的理解?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修養自己,追求精神境界的提高,這是君子之所為。而其所行所得,一般是他人難以理解或難以接受的,更難聞達於世,甚而會被庶眾所非議、詬病。對此種種,君子是不會慍怒的。就像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古來聖賢和成大事業者,在其立業之初甚或曆世之時,鮮有為世人所認同、贊許、崇尚者。然其固守己志,窮究篤行,終成宏論偉業,澤被後世,多緣於此。
由此,也就更容易理解《論語》中的另外兩句話: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以上對於《學而》篇的理解,應該比較接近孔子的原意。統觀《論語》全篇,其論處處與此吻合。所以,這段話作為《論語》的開篇,絕非無因,它應該是學習《論語》的總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