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製品的食用價值(一)
黃豆可製成許多美味的食品,如豆腐、豆漿、豆腐乾、豆腐花、豆腐皮、百葉、千張、豆腐絲、豆腐渣、豆腐乳、臭豆腐、腐竹、豉油(醬油)、黃豆芽菜等,是中國人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豆腐
元•鄭允瑞《豆腐贊》:「種豆南山下,霜風老莢鮮。磨礱流玉乳,蒸煮結清泉。色比土酥淨,香逾石髓堅。味之有餘美,五食勿與傳。」
【來源】豆科植物大豆的加工食品。
【別名】古稱菽乳。俗稱沒骨肉、小宰羊、刀腐。
【性味歸經】性涼,味甘。脾經,胃經,大腸經。
【功效主治】益氣寬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本草綱目》:「寬中益氣,和脾胃,消脹滿、下大腸濁氣。」體質虛弱、營養不良、糖尿病、肥胖、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管硬化、痰火咳嗽哮喘、癌症患者宜多食。
【古今驗方】
1. 休息久痢︰白豆腐,醋煎食之,即愈。(《普濟方》)。
2. 赤眼腫痛有數種,皆肝熱血凝也︰用消風熱藥服之。夜用鹽收豆腐片貼之,酸漿者勿用。(《証治要訣》)。
3. 杖瘡青腫︰豆腐切片貼之,頻易。一法︰以燒酒煮貼之,色紅即易,不紅乃已。(《拔萃方》)。
4. 燒酒醉死,心頭熱者︰用熱豆腐細切片,遍身貼之,貼冷即換之,蘇省乃止。
【飲食禁忌】
1. 《本草綱目》:「發腎氣、瘡疥、頭風,杏仁可解。」
2. 平素脾胃虛寒、腹瀉便溏、痛風及血尿酸偏高者忌食。
【說明】豆腐在中國,不論古今、南北、階級、年齡,可以說是每個人都喜歡吃的食物。豆腐價格低廉,購買方便,營養價值高,是經濟實惠的食品。豆腐潔白如玉,柔軟細嫩,適口清爽,無論是單獨做為主菜來食用,或是與葷菜搭配都很鮮美。
孫中山先生在《建國大綱•第一章以飲食為證》一文中對豆腐多所讚譽:「中國不獨食品發明之多,烹調方法之美,為各國所不及;而中國人之飲食習尚暗合於科學衛生,尤為各國一般人所望塵不及也。中國常人所飲者為清茶,所食者為淡飯,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之食料,為今日衛生家所考得為最有益於養生者也。故中國窮鄉僻壤之人,飲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壽。
又中國人口之繁昌,與乎中國人拒疾疫之力常大者,亦未嘗非飲食之暗合衛生有以致之也……西人之倡素食者,本於科學衛生之知識,以求延年益壽之功夫。然其素食之品無中國之美備,其調味之方無中國之精巧。故其熱心素食家多有太過於菜蔬之食,而致滋養料之不足,反致傷生者。如此,則素食之風斷難普遍全國也。中國素食者必食『豆腐』。夫豆腐者,實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無肉料之毒。故中國全國皆素食,已習慣為常,而不待學者之提倡矣。」
上文中所提到的「夫豆腐者,實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無肉料之毒。」是孫中山先生的先見之明。近年來現代醫學發現,許多慢性病如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癌症……與食入過多的肉類食物有關。許多家畜的飼養違反其本性,過多化學藥物的施打,累積在其身上的毒性,當人類食用這些動物的食品,必反遭其害。而大豆製品不但可以補充人體足夠的蛋白質來源,又可提供適當的微量元素,對人體大有助益,可以說是最佳的肉類替代品。
豆腐的製作方法,相傳始於漢淮南王劉安。李時珍《本草綱目》提到豆腐的製法:「凡黑豆、黃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綠豆之類,皆可為之。造法︰水浸磑碎,濾去滓,煎成,以鹽鹵汁或山礬葉或酸漿、醋澱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內,以石膏末收者。大抵得鹹、苦、酸、辛之物,皆可收斂爾。其面上凝結者,揭取晾乾,名豆腐皮,入饌甚佳也。」豆腐的質地原分兩種,用鹽滷製成的名為「嫩豆腐」,用石膏粉製成的名為「老豆腐」,購買時要預先指明。一般如果是用慢火長煮的,必須用嫩豆腐;若是用急火油煎來吃的,須用老豆腐。
《食物本草》:「凡人初到地方,水土不服,先食豆腐,則漸漸調妥。」古代的人有一個習慣,凡初到一個地方遇到水土不服身體不適時,必先食用當地所產的豆腐。理由是當地所產的黃豆是適合於當地水土所生的作物,各地水土不同,黃豆所蘊涵的內在有機元素亦各有差異。食用當地黃豆所製的豆腐,可以調整身體的體質以適應當地的水土,這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
(本文作者為心醫堂中醫診所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