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藝術家呂嘉萍 手工紙「森.呼吸」
【大紀元2012年07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台灣基隆報導)國內著名環保藝術家呂嘉萍,20年前即開始製作手工紙,紙的原料來自植物纖維,接觸久了之後,她發現纖維本身的個性、面貌、多樣化。台灣一直說紙是中國人重要發明,卻沒有讓它有昇華的機會,她受歐、美、日的影響與衝擊,跳脫出紙的框框成為當代藝術,於基隆文化中心展出主題「森.呼吸」,傳達大自然想法。
歐、美、日起步快,出現很多的紙纖維作品,成為室內裝置、立體造型的藝術品,纖維已被突顯為主角。一張紙是看不到纖維不同的面貌,台灣只把紙作為一個載體、工具,書寫、繪畫。
呂嘉萍認為這樣對紙不公平,當她對材質了解越多,想要進入另一領域,又在此此衝擊影響下,她嘗試跳脫出紙的框架,創作成為纖維藝術。
呂嘉萍表示,很多植物在台灣被濫伐、被傷害,她希望受傷植物可以復癒、休養。就像人類一樣,每個人心裡都有受傷部分,有些千瘡百孔的樹皮不去處理保持它原來姿態,讓來到「森.呼吸」這個空間、時間裡,給它復癒、休養、再生的機會,就像人一樣,還是會有新的生命冒出來。
在她的創作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使用的材質,不去影響自然環境,作品會隨時間、季節的變化,有些轉變,會自然消失,被大自然所接受。
自從與陶藝家鄭中和有了愛的結晶,整整8年時間,呂嘉萍專心的照顧小孩,這段時間是她充實自己、蒐集各方資料的黃金時期,因為有了小孩,她的意念有了改變。
2012年前往紐約駐地創作時,開始出現了翅膀的元素,有著飛翔與守護的想法。她說,人往往在破壞環境,破壞後又去尋找一個更好的地方,但植物不會動必須留在原地去承受我們給的傷害。
呂嘉萍有一個願望,她做了一個翅膀給樹,在人類來砍伐前,植物可以選擇居住的地方。
「森.呼吸」表達兩種意涵:在森林裡呼吸、森林需要呼吸,需要休養生息。展出兩個不同的創作領域一是纖維藝術創作,有入選今年5月份在法國舉辦的國際紙藝術雙年展的參展作品--Recurrence(循環);以及多次國際性自然裝置藝術活動,使用當地自然素材與環境結合的駐地創作作品資料照片。
(「森.呼吸」於基隆文化中心第二陳列室展出,展期至8月12日。)
(責任編輯:陳玟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