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少年受性侵案 台10年增10倍
【大紀元2012年07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北綜合報導)台灣未成年遭性侵受害案件攀升。內政部的統計發現,男童及少年受害人數10年內從81人攀升至910人,增加幅度超過10倍。
內政部30日舉行「男童及少年性侵害處遇模式國際研討會」,期望建立兒少友善安全的社會環境。會中邀請英國性罪犯心理治療中心資深兒童及青少年心理治療師伍茲(John Woods)等人來台,研討男童性侵害治療和處遇模式。伍茲表示,根據實務經驗,遭受性侵虐待的兒童有多種徵狀,包括出現攻擊行為、睡眠障礙、曠課及學業問題,或在青春期有逞險行為。尤其孩童若出現性生活活躍、雜交或人際界線變得模糊不清等現象時,是較明顯的指標。
伍茲說,對大部分兒童來說,受虐的影響會延續到成年期,造成長期問題,特別是心理健康、藥物濫用或酗酒問題。因此,他建議,父母應幫助孩子了解身體和性,建立彼此開放和信任的關係,教孩子如何適當使用網路,尊重家庭成員的個人隱私權,發展健康的兩性關係。
全台整體性侵害案件逐年成長,民國100年性侵害通報案高達13,686件,較99年成長25.7%;101年1月至6月計7,746件,較100年同期增加17.6%。從年齡來分析,被害者年齡未滿18歲屬未成年者約占6成。
另一方面,統計顯示,99%以上的性侵被害者為女性,男性僅1%。但是男性受害者大多未成年,男童及少年受害者人數從91年的81人增加到100年的910人,成長超過10倍。男性兒少占全體未成年受害者的比率也從3.13%增至12.6%。
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執行祕書李美珍說,男性常被教導「要把問題藏在心裡、要勇敢、不能哭」,除非家長特別留意,否則孩子很可能由一開始的打打鬧鬧,最後演變成為性霸凌,甚至性侵害。
她也提醒,臨床經驗發現,小時候被虐的受害幼童長大後很可能變成下一個加害人,加害對象不一定是女性,很可能是另一個男童,將造成深遠的影響,因此,預防工作相當重要,特別是學校或安置機構人員,若發現異狀就要及早介入輔導,避免發生「性霸凌」。
內政部次長簡太郎表示,內政部除了積極投入推動兒少性侵害防治工作,也結合司法、法務、衛生、教育及相關網路單位,落實少年輔導治療機制,希望從中央到地方,並與民間團體攜手合作,建立兒少友善及安全的社會環境。◇
(責任編輯:趙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