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外電評論

華郵:實惠文化幽默 倫敦奧運更人性化

【大紀元2012年07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導)奧運會開幕式上主辦國通常會展示它的歷史和文化。7月27日,在「倫敦碗」盛大上演的2012年奧運會開幕式也是如此。對比北京08年奧運開幕式,《華盛頓郵報》寫道,「記得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2008名鼓手同步演出演嗎?在倫敦,牛羊和鴨子在開幕式的草坪上怡然自得。北京重演了印刷術的發明,倫敦直升機上詹姆斯.邦德迎請女王。鳥巢體育場裡龍騰虎躍,閃閃發光的新奧林匹克公園內仙女戰勝了伏地魔。但是除了令人難忘的英式奇思妙想,2012年倫敦奧運會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奧運場館本身。」

不和北京奧運攀比

和北京宏偉的千禧年紀念碑「鳥巢」形成鮮明的對比,坐落在倫敦東部郊區的前垃圾場荒地上,卑微的主會場被設計成可拆卸式建築,它的永久性核心建築很小,只有25000個座位,但在奧運期間可容納8萬人。文章寫道,「倫敦奧運會彰顯的思想是:把沉重、政治化和超級奧運會帶回地面。」

英國體育和奧運部部長休.羅伯遜說,「我認為我們的責任是給這類活動限制規模,使它們回歸為為運動員的比賽,使這樣的活動能夠得以繼續,世界其他地區沒有舉辦過奧運的國家不會感覺負擔不起。」「我認為,這類活動不應該只是超級大國的顯擺。」

文章寫道,中國舉辦了歷史上最昂貴的奧運會,藉此強調在世界舞台上的登場。英國則處在經濟衰退中,它充分認識到,好日子已經成為過去,現在要努力少花錢多辦事。如其所願,出席倫敦奧運會的選手更多,耗資卻僅為北京一半。在倫敦和英國各地的主辦城市,在更多的臨時場館中,來自205個國家的10,490名運動員將參賽,人數超過過去3個夏季奧運會的總和。

儘管如此,回想倫敦1948年的緊縮奧運,當時英國還處在納粹重創恢復期,來訪運動員甚至被要求自帶食物。現在唯一承辦了3次奧運的城市倫敦則正在復興期間。本月歐洲最高樓倫敦「碎片」塔正式揭幕,配有五星級酒店和8000萬美元的公寓,標誌著倫敦正在成為俄羅斯寡頭、沙特酋長和美國銀行家的首選,雖然英國的其餘部份仍然深陷低迷。然而,仍然有宏圖大志在施展。倫敦東部荒地上興建的奧運建設,掀起了奧運相關的重建高潮。

同時,組織者正在利用奧運會來推出英國作為一種文化超級大國的形象。

特別是在開幕式和閉幕式上,這個國家將提醒世界,它的士兵正在阿富汗戰鬥和犧牲,回到家園,這裡仍然是「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的威廉.布萊克和莎士比亞的綠色土地,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和「甲殼蟲」保羅的宜人故鄉。

英國文化推廣機構英國文化委員會戰略總監約翰.沃爾說,「我們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我們不能舉辦一個中國式的奧運,我們也不能製作類似美國規模的東西。」「但我認為我們可以展現一個慶祝活動。你看到的,是一個真實的英國的形象,真真切切。」

倫敦人對奧運的感覺

84的羅恩.庫珀曾經作為輕量級的拳擊手代表英國出席1948年的奧運會,他參加了奧運火炬傳遞。操著倫敦口音,這個倔老頭表達了倫敦人對奧運會的熱情與反感,他說:「嗯,既然我們已經花了93億英鎊,我們最好去看。就是人太多,車太多,到處都是安全警戒。不過,回頭為時已晚。既然攬了這麼多麻煩,就希望比賽順利進行,圓滿結束。」

不過從過去幾天的經歷來看,似乎不是一帆風順的預兆。奧運會還未正式開始,組織者星期三已經碰了第一個炸彈:在北朝鮮和哥倫比亞的女足比賽上,組織者不小心把韓國國旗當成了北朝鮮的國旗,導致北朝鮮人憤怒的衝進了球場。

前往新的奧林匹克公園的樞紐聖潘克勒斯站的人潮擠迫和信號故障,再添混亂。有計程車司機表示,寧肯巴黎取得奧運舉辦權。

批評與幽默

英國面臨著60萬遊客湧入,執行它有史以來最大的和平時期的安全保衛工作,英國航空公司則忙著勸英國人奧運期間「不飛離」英國,在家看賽。

大不同於中國國家控制的謙卑媒體,英國媒體坦誠地猛烈抨擊政府,大罵英國承包商G4S的安全工作人員的失誤。BBC嘲笑國際奧委會「肥貓們」在五星級酒店豪華消費。

報紙、政客和倫敦百姓哀嘆商業主宰了倫敦奧運會,最好的座位屬於企業大亨,奧運場館出售的唯一啤酒是贊助商喜力(Heineken)啤酒。

美國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出席了倫敦奧運開幕式,他在接受一輪媒體採訪時對倫敦的奧林匹克精神和準備工作表示質疑,也有攪局之嫌。作為回敬,首相戴維.卡梅倫提到羅姆尼舉辦的鹽湖城冬奧會,他說,「在無名小地辦奧運會當然容易。」每日郵報也幫腔說,「誰邀請羅姆尼來的?」

不過除了投訴外,這次奧運也展示了英式幽默。BBC節目喜劇系列「2012」諷刺緊張的奧運組織者,並想像開幕式焰火引發了奧林匹克公園周圍的地對空導彈。節目的執行製片人波勞曼說,「這是英國。我們不會像中國有成千上萬的人上街慶祝。英國人的性格是,不能使所有人對奧運會這樣的所有的東西感到興奮。在美國可能有這樣的共和,人們說,’噢,這很了不起’和’對,我們做得到。’但我們不喜歡這樣。我們說,’嗯,我們,可能吧。要看老天了。’」

(責任編輯:畢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