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歷史今天】一代聖君唐太宗逝世

font print 人氣: 203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7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陶靜慈綜合報導)歷史的今天,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己巳)日,中國歷史最偉大的帝王之一,唐太宗李世民病逝於翠微宮含風殿,享年51歲。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高祖次子,母親為太穆順聖竇皇后。太宗出生時,有二龍在門前嬉戲,三天後才離去。太宗4歲時,一位相面先生謁見高祖李淵說:「公在相法,貴人也,然必有貴子。」當見李世民時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矣。」高祖懼怕便想殺了他,但那人卻突然不見了,遍尋不獲後,便為兒子取名李世民。

唐太宗在位的23年中,出現了一個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武功興盛的治世,政治經濟都發展到了空前的盛況,「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萬國來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強昌盛的國家。史書記載:貞觀年間「官吏多自清謹。制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人。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又頻致豐稔,米斗三四錢,行旅自京師至於嶺表,自山東至於滄海,皆不糧,取給於路。入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必厚加供待,或發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為「貞觀之治」,他的治績一直為後世所傳頌。

寬容大度 任人唯賢

用人和納諫,既是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又是貞觀之治的重要表現。他獨具慧眼,看到了個人力量的不足,充分認識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問世。

他能知人善任,做到人盡其才。著名的房玄齡、杜如晦就是一個典型,他們不善於斷案和處理雜務,但卻善於謀劃和決定國家大事,所以用為宰相,用其所長,避其所短。而戴冑則相反,他不通經史,但做事正直,所以讓他做大理寺少卿,負責審理案件。結果他辦事異常幹練,案子從不積壓,深得唐太宗賞識。 有了正確嚴格的選官標準,加上君臣的共同努力,使貞觀時期出現了眾多賢良有才幹的名臣。

他能既往不咎,在即位之初,新的中樞決策班子裡除了唐太宗原來的屬下,還包括太子李建成原來的人。李建成死後,東宮集團裏有很多人想找機會加害唐太宗,最少也是在心理上認太宗為敵人。唐太宗卻將這些人看成自己人來真誠對待,根據才幹大小委任官職,貞觀名臣魏徵便是其中之一。太宗曾質問魏徵:「你為甚麼挑撥我們兄弟關係?」魏徵並不求饒,反而倔強地說:「如果太子早聽我的話,一定不會是今天的結局。」唐太宗很讚賞他的直率,便以禮相待,並根據他耿直的秉性,讓他任諫議大夫,後又讓他行宰相職權。

魏徵去世後,唐太宗異常悲痛,他說:「人用銅做鏡子,可以糾正衣冠;用古代歷史做鏡子,可以明辯國家的興盛與衰亡;以人做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和過錯。現在魏徵走了,朕便失去了一面寶貴的明鏡。」

除了這些選拔和考核的措施之外,唐太宗還利用了在隋朝便開始實行的科舉考試制度。這使選官的途徑增多了,選擇的範圍也擴大了,為一般的讀書之人提供了良好的機會,比原來的推薦制度更有它的合理性。並增加科學考試的科目,擴大應試的範圍和人數,以便使更多的人才顯露出來。有一次,唐太宗看著眾多新考中的人,高興地說:「天下的良才都來為我服務來啦!」

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選拔,嚴格遵循德才兼備的原則,尤其是地方官吏的選拔更為嚴格,他親自選派刺史,為了選擇好的刺史,他將全國刺史的名字等情況寫在自己寢室中的屏風上,根據各方資訊及時記錄他們的功過,作為以後考核的重要參考。

虛懷納諫 從善如流

太宗以煬帝拒諫亡國為戒,即位後盡力求言,他把諫官的權力擴大,又鼓勵臣下直諫。進諫的官員不下30餘人,如王珪、馬周、孫伏伽、褚遂良皆以極諫知名。而朝中又以魏徵最能犯顏直諫,一人所諫前後200餘事,數十萬言,皆切中時弊,對改進朝政很有幫助,太宗多克己善加容納。

關於魏徵直諫的故事頗多,這裡僅舉一例。武德九年(626年)太宗即位之初,剛將原太子李建成的屬官王圭和魏徵等人,赦而不罪,委以重任不久,宰相封德彝鑒於兵源不足,便向唐太宗建議將不到參軍年齡的中男(唐初十六歲為中)體格健壯者簡點入軍。唐太宗當即同意,並令中書省起草詔令,送門下省審議後,交尚書省執行。而當時唐制的規定,是要到年滿二十一歲才能入軍的。當這一詔令送至門下省時,專門負責簽名蓋章的門下省官員給事中魏徵卻拒不簽字,中間雖經多次交涉,均未成功。

太宗大怒,召來魏徵,聲色俱厲地說:「簡點健壯中男入軍一事,是我已經同意的。這件事究竟與你有何干係,竟這樣固執地不肯同意,我真不明白你這是甚麼意思?」魏徵鄭重地回答道:「我聽說竭澤而漁,並不是打不到魚,但明年無魚;焚林而獵,並不是捕不到獸,但明年無獸。如果將中男簡點入軍,那麼這些人原來承擔的租賦雜徭,將何取給?並且兵不在多,關鍵在於如何訓練。如果訓練得法,人百其勇,何必湊數?」接著,還一連列舉了唐太宗即位以來失信於民的二三件事。最後,還嚴厲指出,如果常此以往,怎能取信於人!魏徵說:「您常說要以誠信治天下,但即位以來,僅幾個月就多次失信於民,這怎麼能說是以誠信治天下呢?」唐太宗聽後,沉吟半晌,終於誠懇地說:「我沒有深思熟慮,竟犯了這麼大的過失。如果長此以往,還能求得天下大治嗎?」遂立即下令停止簡點中男,並給魏徵賞賜了金甕一口。

類似這樣的事情還很多。一次,在民間選拔官員的時候,發現有一些假冒的人,太宗打算按照已經發布的命令處死他們。兵部郎中戴冑勸阻說,「按照法律應該處以流放」。太宗生氣地說,「你想遵守法律從而使我失去信譽嗎?」戴冑說,「皇帝的命令是出於一時的喜怒而下達的,而法律是國家公佈的用來取信於天下的。陛下對欺詐之事很憤恨,因此要殺掉他們,當然也知道按照法律不可以這麼做。如果用法律來衡量就可以忍己之小恨而取得整個天下的信任」。太宗說,「你能這樣執法,我還有甚麼可以擔心的呢!」

有一天,太宗對大臣們說,「人要看到自己的形象得照鏡子,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過失得靠忠臣。如果皇帝拒絕群臣進諫而且自以為是、群臣用阿諛奉承的辦法順著皇帝的心意,皇帝就會失去國家,群臣也不能自保!像虞世基等為了保住自己的富貴用諂媚的辦法侍奉隋煬帝,隋煬帝被殺,虞世基等也被殺了。你們應該記住這個教訓,我做的事情當與不當,你們一定要說出來。」

太宗對群臣說,「人家說皇帝地位尊貴,甚麼都不怕。我不是這樣,我上畏懼蒼天的審視,下害怕群臣仰望,兢兢業業,還怕不符合天意和民眾的願望。」

注重法制 珍惜生命

唐時中央朝廷方面延續了三省六部制。中書省發佈命令,門下省審查命令,尚書省執行命令。一個政令的形成,先由諸宰相在設於中書省的政事堂舉行會議,形成決議後報皇帝批准,再由中書省以皇帝名義發佈詔書。詔書發佈之前,必須送門下省審查,門下省認為不合適的,可以拒絕「副署」。詔書缺少副署,依法即不能頒布。只有門下省「副署」後的詔書才成為國家正式法令,交由尚書省執行。這種政治運作方式很有點類似現代民主國家的「三權分立」制。李世民規定自己的詔書也必須由門下省「副署」後才能生效,保證了政策的可行性、及時發現錯誤並糾正。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了不良政策對國家及人民的危害與影響。

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說:「國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為準。」法律制定出來後,唐太宗以身作則,帶頭守法,維護法律的劃一和穩定。在貞觀時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與民同罪。

太子李承乾以謀反之罪被廢後,他對幾個兒子說:「父親疼愛兒子,這是人之常情,不用教導,人人自知。作兒子的能夠忠孝兩全,這是最好不過的。如果不聽教誨,不遵禮法,必然招致殺身之禍,父親雖然疼愛,也是無可奈何的。」據說,從此以後,這些龍子龍孫們都奉公守法,很少有人胡作非為。

太宗執法時鐵面無私,但量刑時又反復思考,慎之又慎。唐制規定,判死刑,在京城要在兩日內五次復奏,在各州要三復奏。他說:「人死了不能再活,執法務必寬大簡約。」由於太宗的苦心經營,貞觀年間法制情況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據載貞觀三年,全國判死刑的才29人,幾乎達到了當時社會法制的最高標準——「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罰。

貞觀六年(632年)全國死刑犯390人,太宗審查時令全部390人回家團年、待來年秋收後回來復刑,結果390人均準時到來,無一人逃亡。

至誠治世 官吏自廉

貞觀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基本沒有貪污的政治。在李世民統治下的中國,皇帝率先垂范,官員一心為公,吏佐各安本份,濫用職權和貪污瀆職的現象降到了歷史上的最低點。當時朝廷中不少卿相家境貧困,如戶部尚書戴冑,由於生前生活簡樸出了名,死後家裏連個祭祀的地方都找不到。至於魏徵更是如此,一生也沒有個像樣的正屋。

而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卻並非用了殘酷的刑罰。唐太宗處分受賄官吏的方法頗為獨到。將軍長孫順德接受了別人的贈絹,事情敗露,在朝廷上,唐太宗卻賞賜他幾十匹絹。許多大臣不解,以為是在助長貪慾。唐太宗卻說:「如果他尚有廉恥,我賜他絹,那恥辱比受刑還要難受。如果他不知羞愧,不過是禽獸而已,殺也無益。」果然,長孫順德萬分羞愧,眾臣也深有感觸。

在重用和尊敬功臣的同時,唐太宗還非常注意對他們的統轄,決不允許他們居功自傲。尉遲敬德為李氏江山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得李世民的信任。但他經常盛氣凌人,驕縱無比。一次酒宴之上,尉遲敬德竟然毆打任城王李道宗。見敬德如此放肆,李世民十分不悅。他對敬德說:「朕要與你同享富貴,而你卻居官自傲。你可知漢朝韓信、彭越為何被殺?那並不是漢高祖劉邦的過錯。」敬德這才害怕,從此大有收斂。

唐太宗也非常注意自己要行得端,做得正。有一次,民間有人上書請求清除佞臣。太宗問到,「誰是佞臣呢?」上書人說,「皇帝可以假裝憤怒來試探,據理力爭的是直臣,害怕皇帝威嚴順從的就是佞臣」。太宗說,「皇帝是河水的源頭,群臣是大河的水流。源頭污濁了卻要求河水清澈,不太可能。我使用了詐術,怎麼能夠要求群臣鯁直呢?我以至誠之心治理天下,常常對過去的皇帝喜歡用權謀對待群臣感到恥辱。你的計策雖然好,我也不想採用。」

薄賦尚儉 體恤百姓

唐太宗倡導廉政、節儉、樸素,重視農田水利,不濫用民力、注意予民休息。京官外巡迴京太宗先問及農事,曾因太子冠禮與農時違背而更改。

他還精簡了機構。在隋朝時,中央的官員達二千五百人之多,李淵建立唐朝後基本上沒有變動。李世民命房玄齡負責調整精簡機構,最後確定文武官員的編制為六百四十人,提高了辦事的效率,也大量地節儉了政府的開支。他還曾前後放出宮女多達三千餘人。他說「官在得人,不在員多。」

有一次,太宗和群臣討論如何制止盜賊的事,有人主張制定嚴酷的法律。太宗說,「民眾之所以偷竊,是因為國家規定的賦稅和勞役太重、官吏貪婪,加上自己飢寒交迫,所以就顧不上廉恥了。我應當節省費用、減少賦稅和奢靡,選擇廉潔的官員,這樣民眾衣食有餘,就不會當盜賊了,何必用嚴酷的法律呢?」這樣幾年之後,天下出現「海內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的局面。

太宗對左右說,「皇帝依賴於國家,國家依賴於人民。如果苛求人民侍奉皇帝,就等於割下自己的肉填飽肚子,吃飽了也死了,皇帝富裕了國家也滅亡了。所以,皇帝的憂患不是來自於外面,而在於自身。皇帝慾望多花費就高,開支多人民的賦稅就重,民眾因此就會十分愁苦,國家就危險,皇帝也就當不成了。我常常這樣想,因此不敢放縱自己的慾望。」

寓兵於農 救災恤貧

唐太宗發展經濟的措施很多,這包括:推行均田制,獎勵墾荒:頒行租傭調法,輕徭薄賦:勸課農桑,不奪農時:設置義倉,救災備荒;增殖人口,獎勵婚嫁,發展生產;興修水利設施,疏濬河渠。使農民有可能安定生產,耕作有時。

他恢復了「均田制」,18歲以上的男子分田百畝,其中80畝為「口分田」、20畝為「永業田」,既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又保證了國家賦稅的收入;唐太宗推行「府兵制」。府兵從民戶中徵集,21歲應徵,60歲免役。平時務農,農閒時集中訓練,服役時要自備兵器資糧,分批輪流守護京城或邊境。一旦有戰爭爆發,由朝廷下令徵集,交給大將統率。戰爭結束以後,返回各地。這種「寓兵於農」的做法既能保證兵源,又減輕了國家的負擔,同時,由於兵將不能長期相守,避免了有野心的將帥擁兵割據。

隋末唐初天下大亂,田園荒蕪,百姓流離;唐太宗招撫流亡回鄉,授田給予耕作,以安定民生。貞觀二年(628年),關內發生旱災,百姓缺糧,有許多人賣兒賣女以換取衣糧。四月,太宗詔出御府金帛贖回被賣兒童,交還父母,使災民得以度過荒年。

貞觀四年(630年)太宗閱讀中醫著作《明堂針灸書》後,認為人的五臟都歸結在背部。十一月下令,此後審訊犯人,不得鞭擊背部。

平定四方 一視同仁

太宗對外武功成就顯赫,曾多次對外用兵,先後平定東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等,邊疆戰爭之頻繁和戰勝次數之多,在中國古代史上非常罕見。

唐太宗雖然四處出擊,卻堅持師出有名。太宗在位的時候,突厥經常進犯唐朝邊境。有一年,突厥遭遇大雪,羊馬死亡甚多,民饑畜瘦,群臣勸太宗藉機進攻突厥。太宗說,「我和人家剛結盟就背棄盟約,這是不守信用;在人家遭災的時候牟取好處,這是不仁愛;乘人家在危難的時候取得勝利,也不是正當的武裝行動。即使突厥各個部落都叛亂了,牲畜一只不剩,我也不進攻,一定待到他有罪了,我再討伐它。」

唐太宗雖然武功顯赫,卻少有鄙視邊族,故東亞各民族逐漸進入,當時在長安居住的突厥族就有萬家之多,原屬鮮卑族的元氏、宇文氏、長孫氏等,在太宗時已不被視為外國人。

各民族的人到了唐朝後,不但可以同唐人一樣可以自由自在的生存,還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數民族將領阿史那思摩、執思失力、契芯何力、黑齒常之、乃至後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為唐朝做出了傑出貢獻。

由是唐帝國聲威遠播,加上太宗能維護外族風俗,並設置都護府制度,終貞觀之世,四方服悅,西北各族共尊太宗為「天可汗」。

唐太宗說:「先前的帝王們只知道重視漢族,卻總輕視少數民族,只有我能像愛護漢族一樣愛護他們,因此他們才像父母一樣對待我。」

四夷來朝 文化廣播

由於太宗胸懷大局、四海一統的民族和外交政策,使唐朝成為當時世界上唯一的文明最為強盛的大一統帝國,首都長安是世界性的大都會,各地民商來往不斷,就像今天的美國紐約一樣。那時的唐帝國是世界各國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陽光地帶」,各國的傑才俊士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往唐帝國跑。來自世界各國的外交使節紛紛讚歎唐朝的盛世,唐朝高度發展的文化,使來到唐朝的各國人,大多數以成為大唐人為榮。不僅首都長安,全國各地都有來自國外的「僑民」在當地定居,尤其是新興的商業城市,僅廣州一城的西洋僑民就有二十萬人以上。

商業城市像雨後春筍般地興起。當時世界出名的商業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國。自漢開闢的「絲綢之路」 一直是聯繫東西方物質文明的紐帶,唐朝疆域遼闊,在西域設立了安西四鎮,西部邊界直達中亞的石國(今屬哈薩克斯坦),為東西方來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會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結果絲稠之路上的商旅不絕於途,品種繁多的大宗貨物在東西方世界往來傳遞,使絲稠之路成了整個世界的黃金走廊。

太宗戮力復興文教,獎勵學術,大興國學,又下詔修諸經正義及史籍,外國君長如高句麗、日本、高昌、吐蕃等皆遣弟子來唐留學,使唐代學術文化廣播四方。

當時和唐朝交往密切的國家有七十多個。唐朝的先進文化也向外傳播,特別是對亞洲的影響尤其巨大。日本僅官派的公費留學生就接收了七批,每批都有幾百人。民間自費留學生則遠遠超過此數。這些日本留學生學成歸國後,在日本進行了第一次現代化運動 ──「大化改新」,也就是中國化運動,上至典章制度,下至服飾風俗,全部倣傚當時的貞觀王朝,使處於原始部落狀態的日本民族平空躍進了一千年。像唐朝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均田制和租用調製,甚至都是照搬過去直接來用,這些制度一直延續到了十九世紀的明治維新。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7月10日)五月二十六日,太宗李世民病死於翠微宮含風殿,享年51歲,他是歷史上最為偉大的皇帝之一。二十九日發喪。六月一日(7月15日),高宗即位,將太宗靈柩停殯於太極殿。八月十八日,出殯遷靈柩,葬太宗於昭陵(今陝西禮泉煙霞鄉九嵕山)。

(責任編輯:童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在古代生男孩就在門的左邊設置木弓,生女孩就將佩巾掛設在門的右邊,這是最初古人慶祝新生兒出生的一種宴客禮儀。
  •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賢明的皇帝,他的治國之道備受後世推崇。而在他所有的治國方略中,用人之道又最為重要,至今深具借鑑意義。
  • 唐太宗對官員的選用,是十分重視的,他強調官員不在多而務賢。為此,房玄齡等將文武官員總數減省為640人。
  • 就在這一天,一位空前絕後的聖明君主誕生在李淵與竇夫人的家中。他就是大唐文化的奠基人——唐太宗李世民。
  • 唐太宗對侍臣們說:君主靠的是國家,國家靠的是老百姓。搜刮老百姓的財物,來奉養君主,就好比割自己身上的肉,來餵飽肚子。肚子飽了,人也死了;君主富了,國家也滅亡了。
  • 唐太宗有一次罷朝回宮後怒氣未息,說:「我一定要殺了這個鄉巴佬!」皇后問:「誰冒犯陛下了?」唐太宗說:...
  • 其實古代少數的英明君主、流芳百世的真命天子,已經給我們後世以及修煉人,演繹了「無私無我」的風範,標示著「我為人人」的胸襟。只是當時被架上了「家天下」的所謂「封建」框框,塗上了高貴特殊的七彩光環而已。
  • 在一次會議之後,他對當時幾位重臣,曾評價說:「長孫無忌善避嫌疑,機敏果斷,但用兵非其所長;高士廉通今博古,雅有節操,但不能直言切諫;劉泊為人堅貞而有信義,但重私情。……」在座的官吏們聽後,肅然起敬...
  • 「貞觀」,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年號,凡二十三年(627—649年)。「貞觀之治」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世,也是唐太宗雄才大略,苦心經營的結晶。
  • 唐太宗李世民不但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帝王,在中國書法史上,他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唐太宗從小就受翰墨薰陶,雖然半生戎馬倥傯,但只要有機會就會揮毫作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