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研究:放血有助改善肥胖者健康?
【大紀元記者陳燕威綜合報導】六月份,一篇來自德國的研究聲稱:有代謝症候群的肥胖者在捐血(或放血)後,其血壓及與心臟疾病相關的危險因子皆降低!真的有這樣的功效嗎?
德國柏林夏赫特醫學大學研究人員──安德列斯•蜜雪兒森(Andreas Michalsen)建議,醫師或許可考慮以「捐血(或放血)」做為一種針對代謝症候群患者的治療方法,當然前提是這些患者有較平均值高的血中鐵質含量。
安德列斯•蜜雪兒森說:「因為代謝症候群不具傳染性,由這些人(假定捐血時相關檢查皆正常)捐出的血液不會對接受輸血者造成危險。」
放血,已被做為某些疾病的治療方式:如鐵質沉積症,一種體內堆積了過多鐵質的疾病等。然而,安德列斯•蜜雪兒森(Andreas Michalsen)也補充表示,還需要更大型的試驗來證實這種治療的效果與評估它的長期風險。
降血壓功效
先前研究顯示:血中鐵含量高與代謝症候群及第二型糖尿病有相關性。研究發現,「放血」可使藥物難以處理之頑固性高血壓患者血壓降低。不過,血液的移除對於代謝症候群患者的效果尚未被廣泛地研究證明。
研究人員隨機分配64位代謝症候群患者到「抽血組(實驗組)」及「未做特定處置組(對照組)」。被分配置「抽血組」的患者在試驗一開始先被抽取300毫升的血液,四週後再被額外抽取250毫升至500毫升不等的血液。
六週後,「抽血組」患者的收縮壓平均下降了18mmHg(從148.5mmHg降至130.5mmHg)。而「未做特定處置組」患者的血壓則平均下降了0.9mmHg(從144.7mmHg降至143.8mmHg)。
研究人員表示:先前研究發現收縮壓降低10mmHg可以減少22%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及冠狀動脈疾病風險,以及41%中風風險。除了降血壓功效外,這篇新研究還發現「捐血(或放血)」能讓這些受試者心跳速率及血糖值顯著降低。
視捐血為一種治療?
然而,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柯恩(Dr. Pieter Cohen)則認為:除非更多的研究佐證,否則不應將捐血(或放血)推薦為針對代謝症候群患者的一種治療方法。柯恩(Dr. Pieter Cohen)表示:「你會想知道它(這種治療)是否可使這些患者延長生命,或是真正能降低心臟病發作(心肌梗塞)或中風的風險,而非只是與這些(疾病)狀況相關的實驗室數據。」
柯恩(Dr. Pieter Cohen)認為,通過放血使血液容積下降、進而導致血壓的下降是可以預期的,但我們不清楚的是,這種治療方式能穩定患者的血壓嗎?它的長期效果為何?這仍需進一步研究。
「另外,研究人員並未報告受試者是否正在服用降血壓藥,也沒有將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的改變納入考量,而這些因素也可能影響血壓。」柯恩同時表示,我們血液中也有好的成分,可以用來抵抗感染。我們不能想當然爾的認為將一部分的血液移除,就可以得到對身體好的效果。
因此醫師認為,雖然放血已被做為某些疾病的治療方式,但這種治療方式是否能真正降低心肌梗塞或中風之風險仍不清楚,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與觀察。
健康小常識-代謝症候群
由於科技進步帶來現代生活方式,人們生活習慣多傾向於缺乏運動、高脂肪飲食,以及肥胖等因素所致。與代謝症候群相關之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歷年來於台灣十大死因皆榜上有名。成人(20歲以上)代謝症候判定標準(國健局版本):下列5項危險因子中,若含3項或以上者可判定之:
(1)腹部肥胖:(腰圍:男性≧90cm、女性≧80cm)。
(2)高血壓:收縮血壓(SBP)≧130mmHg/舒張血壓(DBP)≧85mmHg。
(3)高血糖:空腹血糖值(FG)≧100mg/dl。
(4)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HDL-C):男性(5)高三酸甘油酯(TG)≧150mg/dl。
針對代謝症候群患者的主要治療,目前建議以減重、運動、改善生活方式(如飲食習慣:少吃高油脂食物)為主,同時要對心臟血管方面的風險進行控制(如控制高血壓等,須尋求醫療專業人員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