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1日電)在苗栗市經營銀樓的客家女性黃詠雪,在景氣低迷時積極轉型,把客家意象、桐花圖騰融入珠寶設計,反而成功自創品牌,走出活路,以「文化珠寶」勇闖時尚大道。
黃詠雪多年前嘗試創業,在苗栗市中正路商圈創業開設傳統銀樓,一度以為在客家庄販售高價的珠寶金飾「難度頗高」,想不到因為「客家元素」,讓她的人生、事業從此不同。
早期經營銀樓以黃金飾品為主,民國87年左右,景氣持續低迷,黃詠雪說,當時全國各地大小銀樓,關的關、倒的倒,她開始思考「傳統的路該如何走下去」,因此決定轉型。
危機就是轉機,黃詠雪到國外攻讀碩士,讓自己重新歸零,充實珠寶專業技能,調整步伐後,民國89年以名字裡的「雪」和出生月「6月」為發想,自創品牌。
巧的是,2年後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在苗栗縣舉辦「客家桐花祭」,雪白的桐花和品牌意象不謀而合,激發她的靈感,以客家地區特有的「油桐花」為創意題材,設計桐花系列作品,終於讓客家文化和時尚珠寶擦出令人驚豔的火花。
她選用天然深海貝類化石「硨磲」雕刻成桐花造型,中間再鑲嵌紅、黃、藍、綠等各色鋯石,成為相當雅緻的墜飾,配戴起來宛如浪漫的五月雪飄落身上。
黃詠雪說,苗栗是桐花的發源地,滿山遍野的油桐樹是製作桐油、木屐的原料,曾是客家人賴以維生的重要經濟作物;如今成了客家意象的代表性圖騰之一,把它融入珠寶飾品的設計當中,「不只因為它的美,更要藉此發揚客家文化」。
油桐花的花語是什麼?相信多數人都不知道是「奉獻」,黃詠雪說,客家人講「勤奮、打拚」,客家婦女刻苦耐勞、無悔付出,正符合這樣的精神,「好幾次客人經過時,解說它背後代表的意涵,他們一定買回家送給妻子或母親」。
「我們賣的不只是珠寶,還有文化創意和藝術的價值」,除了油桐花,中國人結婚總會出現的「囍」字、廟宇中窗櫺上的吉祥窗花,都曾是她和設計團隊的創意來源。融合在地特色、人文藝術的設計概念,讓她通過經濟部商業司「創新研發計畫」的激烈評比,成為全國第1家榮獲此項殊榮的珠寶業者。
學生時代曾被嘲笑、遭排擠,黃詠雪打從心底想做出一番事業,「想證明客家女性的能耐」,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並對理想堅持到底;除此之外,她說「可能還比其他傳統客家女性多了一些勇敢創新吧」。
黃詠雪認為,「珠寶飾品不該只有表象的華麗,流行的賞味期必竟短暫,注入文化元素,才能歷久不衰」,這也是她推廣「珠寶文化化、文化珠寶化」的重要原因。
她說,傳統與創新看似南轅北轍,實際上卻可以相互包容結合,就像人與人相處一樣,只要彼此尊重,找出和諧的光譜、音律,就能調合出最美的色彩和旋律,如同她每一件精心設計的獨特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