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6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唐昊台灣桃園報導)百年風華見證歷史變遷,台灣印花稅走過一世紀的歲月,留下了許多的歷史回憶, 從六月份起到八月份,桃園稅務局推出台灣一百年多以來的「印花稅文物史料展」,走進桃園稅務局,從展覽的長廊上, 就能一窺台灣歷史的演進還有當時的社會生活跟文化背景。
您可能不知道, 中華民國最早的國旗是五色旗,而不是青天白日滿地紅,從民國初年印花稅票上就能看的出來 ,印花稅在台灣實施後,從商事、人事、許可和產權等4大憑證都需要印花稅 , 所以像一般結婚證書、畢業證書還有各種的證書,都會貼上印花稅票,就連舞女證跟妓女證,也都要貼印花票,當然歷經時代的變遷,現在已經沒有這些特種行業的印花稅了。
台灣印花稅的沿革歷經三個階段, 從民國元年北洋政府、國民政府到台灣時期,可以稱做是印花稅三部曲, 從民國元年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到遷居台灣,這當中的許多故事跟社會變遷,都可以從遺留下來的印花稅票中看到。
收藏這些珍貴實體文物的游振傑先生,在記者會當天一一介紹每段時期印花稅票背後的歷史故事與文化背景,游先生長久以來對印花稅票有相當深入的研究, 他特別提供收藏的這些文物給桃園稅務局辦展覽,給了民眾一次了解台灣歷史文化的寶貴經驗。
從印花稅票看台灣歷史,日據時期的印花稅由日本訂定,在政權移交後, 台灣經歷新舊台幣的替換, 印花稅票也能看出當時幣值的波動,舊台幣印花稅票動輒千元、萬元,新台幣發行後印花稅降到只剩幾塊錢,自此台灣從動盪的時代走向安定繁榮。
桃園地方稅務局長林延文特別介紹:「印花稅的歷史源自荷蘭,當時政府很窮,後來請老百姓想了一個可以讓大家都接受的徵稅辦法,最後想出了這麼一個貼印花稅票的方式,演變至今就是今天的印花稅了。」
就在520政府團隊就職後這段期間, 台灣因為證所稅新政策的訂定,吵的是沸沸揚揚,而提到納稅,小老百姓更是苦哈哈,倒是在桃園稅務局展出的印花稅文物展,讓民眾見證歷史、回顧過往,印花稅帶給民眾不是沉重的負擔,相反卻有一種收藏記憶的價值,對納稅人而言,印花稅有這麼樣一種說法:就像拔鵝毛一樣,不痛不癢。
來到桃園稅務局, 別錯過見證百年風華,欣賞一下台灣印花稅文物展, 暫時忘卻這惱人的繳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