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6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近來自殺事件頻傳,衛生署4日公布自殺防治安心專線與生命線服務報告,兩支專線去年共接獲9萬人次來電數,創歷年新高。尤其,青少年自殺人數上升,原因絕大多數都是「感情因素」。衛生署表示,自殺事件存在潛在模仿性,尤其是名人的自殺事件,更容易引發模仿效應,呼籲媒體在報導自殺案件時,能遵守「六不六要」原則。
台北市生命線協會主任江文賢表示,自殺防治專線去年來電量持續增加,共服務近9萬人次,是歷年新高,包括安心專線6萬8‚303人次、生命線2萬613人次;其中安心專線服務的男女比率為4比6,但自殺個案男性人數遠多於女性。
江文賢說,去年自殺意圖者來電量明顯高於前年的8.9%,正在自殺者也從2009年的143人增加到去年的475人,3年內成長2.3倍。進一步分析這475名來電的協談內容發現,超過8成來電時間都在下午3時到晚間11時與晚間11時到隔天上午7時。分析電話協談內容主要問題,具自殺計畫或正在自我傷害的民眾當中,因精神疾病、憂鬱症自殺最多,家庭因素第2,工作和感情則名列3、4名。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表示,未來會加強農藥、木炭、跳軌及安眠藥等自殺防治措施,他呼籲,當發現身旁親友有自殺意念需要求助時,記得向「生命線」與「安心專線」尋求協助。
考試院長關中獨生女關雲娣、藝人朱慧珍女兒朱安婕加上建國中學學生日前因女友懷孕過於自責想不開而跳樓輕生,這兩年,跳樓自殺新聞不斷,似乎連帶影響自殺的模仿效應。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媒體報導自殺新聞遵守「六要」與「六不」原則。
六要包括:當報導事件時,要用「自殺身亡」而非「自殺成功」、報導要刊登在內頁而非頭版、要突顯不用自殺的其他解決方法、要提供與自殺防治有關的求助專線與社區資源、要報導危險指標以及可能的警訊徵兆。六不包括:不要刊登出照片或自殺遺書、不要報導自殺方式的細節、不要簡化自殺的原因、不要將自殺光榮化或聳動化、不要使用宗教或文化的刻板印象來解讀、不要過度責備。◇
(責任編輯:趙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