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6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涔溪台灣台北報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應邀來台擔任2周講座教授,今天是六四事件23週年,高行健在談到人權時表示,人權和自由要靠自己爭取,絕對的自由才能做好創作。至於平反六四,他認為應由北京當局平反,且越快越好,最好明年就平反。
高行健過去幾年來,曾經來過台灣十多次,這次應台灣師範大學66周年慶的邀請,擔任講座教授,上午在拜會台師大校長張國恩時,提出對六四事件的看法。
支持六四平反
談到中國大陸的人權,高行健認為,人權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靠自己爭取,以西方社會而言,也經歷過漫長的爭取道路;反觀中國,在毛澤東時代人民連行動自由都沒有,現在中國在人身自由上有改進,但思想和表述自由尚無明顯變化,而且未來難有顯著變化。
近日外界要求平反六四事件的聲浪高漲,在中國境內有身穿「平反六四」字樣的學生在校園裡散步,今晚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人們聚會悼念六四估計人數將升高,而美國則要求中共公布六四死傷的人數。
有關六四平反的呼聲,高行健表示,應該由當局者來平反,而他個人對於六四的看法,「當然會希望平反越快越好,最好明年就平反。」
創作有賴於自由
高行健曾經在巴黎和張國恩會面時,告訴他「絕對自由才能做好創作」,而今天在台北碰面,高行健再談自由是靠爭取而來的,從來不是誰賜予的,也買不來。曾經歷過極權社會和西方民主社會的高行健認為,真正的自由只能存在於心中,端賴自身能否覺悟。
以《靈山》一書為例,這本書寫作的時空背景是在中國大陸,當時文革雖然已結束,但發表還是很困難,處處要遭到審查。高行健原不指望出版,只希望能寫一本對得起自己的書,因此用自由的思想,寫出這本自由的書。
現在《靈山》更超越時代、國家、文化背景,翻譯成多國語文版本,讓人人都能透過閱讀而相通,他認為,這就是文學的意義。
高行健與六四
高行健1988年開始在巴黎定居,離開中國前是中國文壇的先鋒派作家代表人物,其作品在中國屢被禁止,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迄今唯一獲得此獎項的華人作家。
高行健本身沒有親身參與六四,但在六四悲劇發生僅三個月後就在雜誌上發表了《逃亡》的劇本,該劇本以1989年六四天安門之夜為背景,有反映當時的政治事件即六四屠殺的因素。
他在1992 年談到中國流亡文學的困境時的說法:「我並不一概反對批判,也包括用文學作品抨擊政治,干預社會現實,作家受到政治壓迫,社會擠壓,也不吭聲,還要作家幹什麼?」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