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伯言:從台灣看中共的孔子學院
【大紀元2012年06月03日訊】 前言
自從2004年11月全世界第一所中共創辦的「孔子學院」在韓國首爾正式掛牌成立以來,截至今年初,全球105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立了360所孔子學院及500所孔子課堂;其發展之迅速及覆蓋面之廣大引起了許多國家政府部門的注意。孔子學院的成立固然不是針對台灣來的,然而台灣在許多方面已經面臨了極大的壓力。所以,我們在台灣走訪了一些相關的政府及民間人士,聽取了他們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
一、 北京模仿台北的僑務政策
中華民國政府自從退守台灣之後,為了維繫其政權的合法性以及捍衛正統的中華文化,遂積極開展海外華僑的工作;而負責相關業務的就是僑務委員會(僑委會)。僑委會歷屆委員長都秉持著相同的信念:無僑教即無華僑。但是限於人力及經費的短絀,所以僑教的範圍就不能不有所限制,最後其重點就落在語文、歷史及文化等三個部份。多年來,僑委會配合其他單位央請各領域的相關專家,編寫教材、選訓師資並派遣人員分赴全世界七大洲上百個國家推行教育,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效果。直至前幾年,遍佈世界的海外華僑絕大多數都是認同中華民國的。在政治上,他們認為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才是代表中國的正統政權;在文化上,他們認為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才是真正傳承了正統中華文化的代表。但是,台灣的相關人士告訴我們,這種情況在近年來出現了極大的變化,而這種變化與中共在海外積極推動建設孔子學院很有關係。
根據他們的觀察,中共過去數十年的僑務工作很不理想。近年來他們做了許多的檢討,而結論是:如果想改善,就必須模仿甚至抄襲中華民國政府在海外僑社中的各種作為,而僑教工作就是其核心。中共由於近年來經濟情況改善,在外交和僑務工作上的經費十分寬裕;出於統戰的考量,北京在這些方面灌注了極為驚人的經費,遂產生了相當的成果,也就擠壓了台灣在海外僑社的活動空間。而其具體的承載工具就是我們在起首處所說的,他們目前在全球105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立了360所孔子學院及500所孔子課堂。
台灣知情人士分析,這麼大量的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所需要的師資數量是十分龐大的。最初他們基本上還是從大陸內部招聘中文專業的教師到海外各地進行教學,但是由於這些人的外語水平偏低,在溝通及教學上都出現困難,無奈只得轉向找英語或其他外語專業的人才出國教授中文。嚴格的說,這種情況對於教學中文而言當然絕對不理想,但是對於「佔領漢語教學陣地」來說卻是有效的。而且,由於大陸許多人原本並無出國機會,能夠出國教授中文也為他們開啟了一扇意想不到的機會之窗,所以應聘人士非常踴躍。相對而言,台灣在這方面就遭逢到極大的困難。首先,為了顧及教學品質,僑委會基本上都是招聘具備中文專業訓練的人才。然而這些人在台灣本來就有比較穩定的工作,要他們放棄台灣的環境而到條件相對較差的海外地區去工作,當然比較困難。所以在人才數量上臺灣面臨了極大的困難,這就使得僑委會對海外中文師資的需求無法有效滿足,而這使得海外許多國家或地區不得不轉向大陸的重要原因。
其次,由於近年來大陸經濟活絡,世界各國對於中文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而在一般人當中也產生了強大的中國熱。這時中共不但能夠提供大量師資,甚至可以提供經費、教材及其他相關的配套措施,這都是使得臺北方面欲振乏力的原因。
二、 北京進行文化輸出
按照中共漢辦的說法,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都是非營利性的教育機構,其目標是「致力於適應世界各國(地區)人民對漢語學習的需要,增進世界各國(地區)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瞭解,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發展中國與外國的友好關係,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發展,構建和諧世界。」但是台北方面很清晰的觀察到,在具體操作中,孔子學院的任務已經從原來的單純漢語教學進至文化輸出,再進至中共的價值觀輸出。文化輸出的部份在上一段引述的文字中已經可以清楚的看到,而價值觀的輸出則在於其最後一句話:「建構和諧世界」。
這是中共最近十幾年來的國家大戰略的一環。在江澤民執政的後期,大陸政治情勢漸漸穩定、經濟逐步起飛、國力大幅上升,對外為了掃除「天安門大屠殺」在國際社會上所留下來的陰影,對內為了重建中共政權在人民心目當中的合法性,中共中央喊出了「大國崛起」的口號。不久後,他們就發現這個口號在國際上產生了副作用:國際社會認為中共高呼「大國崛起」,反映了其內心深處的擴張野心,因此而對中共產生了戒心。所以後來中共中央就將這個口號改為「和平崛起」。但是中共內部的知情人士卻又忍不住出來說:「和平」兩個字是講給外國人聽的,而「崛起」這兩個字是講給中國人聽的。說來說去,中共的意思還是要強調「崛起」。但是不管北京怎麼說,國際社會的疑慮依然深重,所以胡錦濤執政之後,考慮再三,就加了一句話:「建構和諧世界」。說穿了這些都只不過是毒藥外面所包的那一層糖衣而已。
三、 效果與反應
臺北方面憂慮的表示,北京的作法不是沒有效果的。孔子學院的出現固然是針對全球的漢語熱所做的回應,然而廣設孔子學院又回過頭來繼續為已經出現的漢語熱起到了火上添柴的效果。如果說過去幾十年在海外僑社的這個戰場中,中華民國是佔有優勢的話,那麼最近十年來這個情勢出現了極大的轉變。透過對全球各地普遍設置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北京方面至少達到了四個效果:第一,在海外僑社、華裔第二代以及有興趣學中文的外國人當中,簡體字的地位已經超過了正體字。第二,透過數目驚人的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和大量的外派師資,北京已經取得了在相關領域的話語權。第三,由此,北京取得了對於中國、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以及中華文化的詮釋權。最後,北京也因此取得了在所有這些領域的代表性。
當然,台北的觀察家也提醒我們,以上的分析只是概括性的,因為各「接受國家」的看法未必完全如此。他們說,「接受國家」的反應大體可以分為兩類。比較發達的國家,如歐美等國,因為其政治經濟文化都比較成熟而且進步,所以雖然大學和研究機構願意接受孔子學院,但是他們也很注意防範中共的文化滲透與政治作為。他們會去分析孔子學院的具體作為,包括其活動性質、教學方式以及教材內容,以確定其並未超越可以容忍的範疇。但是相對來說,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較不發達的國家,無論是拉丁美洲、非洲或是東南亞國家,他們的警惕性較低,而且比較樂於接受北京方面打著漢語教學旗號所提供的各種資源。
四、 結論
在做了上述分析之後,台北的專家提醒我們,其實情況並未如想像中那麼糟糕。即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共透過孔子學院在海外所推行的華語文教育還有幾個明顯的不足。因為受限於意識形態以及其教育理念,所以大陸外派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傳統而且呆板,對於習慣活潑教學法的歐美學生而言吸引力較低。就教材來說,台北方面所提供的在素質上要遠遠優於北京所能提供的。這是連大陸方面都公開承認的事實。
然而最大的差距還不在於此。一國教育水平的高低與其文化背景與內涵有著十分密切的關聯。中國共產黨自從建黨以來就宗奉馬列主義,極力詆譭甚至破壞中華文化。即便近年來因為改革開放,有意識的減少馬列主義的影響,但是其骨子裏對於中華文化乃至中國傳統的道德仍然持有相當負面的看法。在抄襲台北僑務政策之時,他們所能模仿的大體只限於「戰術」層次的作為,對於「戰略」層面的精髓--中華文化以及中國的傳統道德,他們所能做的、真心願意做的,仍然十分有限。而這一點,除非他們願意做出洗心革面式的改變,否則永遠是北京推行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的最大罩門!
(責任編輯: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