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6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北專題報導)一群搭乘觀光遊輪來台灣花蓮半日遊的日本觀光客,錢包遺忘在計程車上,司機曾世誠發現後,以飛快的速度送回碼頭,再用拖船追郵輪,在「海陸連續接力」下,最後用吊籃把錢包吊上郵輪,終於完成了物歸原主的任務,郵輪離去前還鳴笛表達感謝!
「這件事實在沒有甚麼了不起的,遊客來到花蓮,就是希望他們抱著愉快心情回家,掉東西心裡肯定會不舒服,任何人看到有東西遺失在自己的車上,肯定第一時間會想要物歸原主,不會有甚麼貪念。」曾世誠謙虛地說。
大陸作家韓寒造訪台灣後發表一篇名為「太平洋的風」的遊台見聞,文中提及讓他留下了比「馬英九先生更深印象的是王松鴻先生——他不是明星政客,也不是文人墨客,他是一個計程車司機。」韓寒不小心將手機遺失在計程車上,司機不僅把手機送回飯店,還婉拒酬謝,引來大陸網友熱烈討論。
有人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但台灣人「拾金不昧」、「物歸原主」的美德,常見媒體報章報導,也引起很大的迴響。
台灣大學新聞所教授張錦華指出,很多好的報導,可以會加強對於正面價值得肯定,對於行為人的一種讚賞及表揚做為典範的作用,其實拾金不昧,這種是一種德行,不只拾金不昧,像是對弱勢的關懷對受迫害的人權關注,都是良知正義的德行。當然,一個社會裡的道德倫理價值觀的建立,不是只靠報導,也靠社會教育本身重視這個層面。
這種德行本身的培養必須要有更好的道德倫理教育,像哈佛大學很多通識課,其中有一大類都在講ethics(道德學倫理學)問題,學校教育對於倫理道德教育,是國家要重視並投資的,可惜的是現在比較重視職業教育重視學術本身,缺乏倫理生命。
張錦華表示,傳播具有擴大效應,不管好壞皆是如此,對於好的事情,基本上對於社會是肯定及正面價值,像最近有一位台中民眾趙文正登上美國富比士雜誌亞洲行善英雄,他是鐵工廠工人,每天節省開銷兼作資源回收,捐助家扶中心等慈善機構將近400萬元,今年4月間還捐助台中市消防局一輛價值60多萬元的消防警備車。
她說,社會上許多的小人物沒有人知道,一旦經媒體報導,除擴大善行知悉程度外,對社會也產生好的影響。許多科學研究也指出,好的事物、好的訊息具有感染力,一方面會覺得社會是正面,活得比較有價值、有尊嚴感,甚至有典範可追尋,正面好的訊息分享,可讓看到的人有感染到好的正面訊息的能量。
至於台灣媒體在報導正面光明訊息現況?張錦華認為,台灣媒體問題不是出在不報導好的事物,而是太會炒作腥羶色及藍綠的衝突。國內媒體有心把正面的做大,有的媒體炒腥羶色雖炒得兇,但是對於正面人物有也會有大幅報導。最後,她說,「台灣社會很可貴,大家很珍惜台灣善行力量及事蹟。」
拾金不昧 從物權教起
撿到錢,怎麼辦?「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邊,叔叔拿著錢,對我把頭點,我高興的說了聲:叔叔再見!」一名外籍配偶,開心的唱著。她說,小學老師這樣教的,因此她撿到錢都會送至警局。
新聞報導指出,有人拾獲重金卻因報酬談不攏,氣得告上法院;但也有窮苦人家撿到錢,堅持物歸原主。社會價值兩極呈現,究竟是「拾金不昧的傳統美德變了調」?還是如同民眾所言「現代人的公德心需要用獎勵激發,贊成索取報酬」?
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說,要求索取報酬的民眾,對於拾金不昧的傳統美德已經扭曲。
他認為,台灣過於功利主義,一切都是求取利益為主,而不是為了品德道德去做,撿到東西或金錢時,馬上想到回饋金問題並非拾金不昧這種美德,要導正必須回歸教育本身,從小就需教育孩子。
明慧學校荳荳園長盧麗娟表示,台灣教育在拾金不昧這部分,為很重要的一環,尤其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教導孩子「物權」的概念,這概念在孩子發展中相當重要,讓孩子分清楚什麼是我的什麼是別人的,過程當中,孩子就開始理解別人的我的。
如何教導孩子物權?她指出,「孩子在早期不清楚,孩子只覺得我喜歡就是我的,我想要擁有,跟我好奇而接觸物品蓋過於孩子知道什麼是我的。可從身體上的器官開始教導,我的眼睛、我的鼻子、我的手、我的腳等等,藉由知道我的才知道什麼叫別人的」。
盧麗娟說,由物品來講,孩子會好奇,孩子會把自己喜歡的放入自己的包包裡,但不會大剌剌的,他暗地裡拿來用或偷偷放入包包,其實他已經有物權概念, 這時是最好的教導時機,千萬不要責備他,要他知道並分清楚,想要想擁有與該不該要慢慢告訴孩子,或是教導運用何種正確方法會能得到孩子想要的,才是正常管 道,慢慢加強物權概念。
她說,台灣人都有個習慣,有時候弟弟搶哥哥的玩具,哥哥不服氣,媽媽為了平息就說,沒關係,你是哥哥要讓弟弟啊。這是錯誤的方法,這不是教孩子兄友弟恭,其實是要教導弟弟認知道那是哥哥的東西必須尊重,不可以搶,也可以教導孩子怎麼用正確管道借用及歸還。如果哥哥讓弟弟,將來要教弟弟建立正確物權概念會更辛苦。
此外,也可教孩子感受他人的感受,哥哥玩具被搶走或是不見了,哥哥會傷心,要還給哥哥。
藉由這樣的事情告訴孩子,替別人著想,同時他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想一想,去感受,有時強調自我強調孩子發揮自已,把我放很大的時 候,忘了教孩子感受別人的感受,當孩子從小學會去感受別人的的感受時,當事情發生時,不會只有我的角度,同時會跳出別人的感受,孩子就會判斷要怎麼做。
(責任編輯: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