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惡化 拖累亞洲經濟

人氣 3

【大紀元2012年06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賽琳綜合報導)歐債危機局勢的惡化以及美國經濟復甦乏力,已經開始給亞洲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衝擊,不僅中國、印度的經濟增長大幅放緩,歐債危機的影響也在向其它的亞洲國家擴散。市場對亞洲這個全球僅剩不多的經濟增長引擎的擔憂進一步上升。

股市大跌 貨幣貶值

歐債危機給亞洲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大,亞洲金融市場今年早前時期的漲幅已經基本回吐乾淨。印度盧比和印尼盾等亞洲貨幣近幾週來也大幅走低。

5月31日,對歐債危機的擔憂席捲了亞洲金融市場。在日本,日經指數(Nikkei)下跌1.1%,5月累計跌幅達10.3%,是兩年來跌幅最大的一個月。在香港,恆生指數5月累計跌幅達11.7%,是自2011年9月以來跌幅最大的一個月,也是自1998年以來行情最差的5月。

亞洲股市在6月1日週五開盤伊始,即受到全球範圍對歐洲局勢擔憂的壓力,而疲軟的數據導致股市進一步走低,台灣股市跌幅居前。

印度盧比和印尼盾等亞洲貨幣近幾週來大幅走低,迫使這些國家的政府幾乎每天都需要入市進行干預以支撐本幣匯率並設法防止投資者撤離。亞洲貨幣在6月1日延續跌勢,印尼央行再度入市場進行干預,捍衛印尼盾匯率。

作為避險貨幣,日圓的走勢與其它亞洲貨幣形成鮮明對比。日圓兌美元創下三個月來的高點,日本政府官員6月1日也加大了口頭干預的力度,稱將採取果斷措施來防止日圓過度波動。

尋求避險資產的投資者也持現金大筆買入日本政府債 券,令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跌至0.810%,達2003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製造業整體放緩

匯豐發佈的5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中國、印度、澳洲、韓國、台灣的製造業都比前一個月下降,顯示增長勢頭放緩。

匯豐(HSBC)和Markit編纂的匯豐中國製造業PMI顯示,中國的製造業自去年11月起就處於萎縮狀態(PMI低於50)。PMI 從4月份的49.3降至5月份的48.4,表明目前製造業萎縮的步伐還在加快。

中國官方發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4月份的53.3下降到了5月份的50.4,為5個月以來的新低。儘管這是PMI連續第六個月維持在50以上,但也表明增長勢頭在放緩。

匯豐的PMI數據顯示,中國並非唯一一個發佈疲軟製造業數據的亞洲國家。澳大利亞5月份的PMI下滑了1.5點,至42.4。

匯豐印度5月份的PMI為54.8,比上個月微降,但比前一年同期的57.5要低得多。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在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長5.3%,為八年來的最低增幅。

此外,韓國和台灣的PMI雖然勉強保持在50的興衰分界線之上,但也顯示出增長放慢的跡象。匯豐韓國5月份的PMI從4月份的51.9降至51.0;匯豐台灣5月份的PMI則從4月份的 51.2降至50.5。

亞洲公司融資困難

去年年底,隨著歐洲銀行逐步撤出,亞洲的貸款環境趨緊,從那時起,亞洲就不斷受到歐債危機的打擊。現在,亞洲經濟體受到的打擊體現在多個方面,如貿易不景氣、市場動盪以及投資情緒謹慎等。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今年以來亞洲IPO融資額下降68%,而歐洲銀行發放給企業的貸款也繼續萎縮。歐洲銀行在亞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36%的貿易融資都由這些銀行提供。

銀行貸款是中小企業至關重要的融資形式。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貿易融資部門負責人貝克(Steven Beck)說,現在的情況是信貸短缺衝擊著經濟增長和就業創造,這種情形可能還會繼續惡化。

亞洲開發銀行的貿易融資項目為16個亞洲市場提供擔保和貸款,以承擔銀行不願意承擔的風險。今年以來這個項目的需求較2011年同期猛增50%有餘。

重要產業受衝擊

亞洲部份最重要的產業,包括航運、科技和採礦業,都已經感覺到了歐債危機帶來的影響。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航運企業Ultrabulk Singapore集團高級副總裁兼亞洲業務負責人安德森(Klaus Munk Andersen)5月31日說,我們非常擔心歐洲的情況,印度的經濟增長數據看來也不太好。Ultrabulk Singapore是總部設在哥本哈根的航運企業Ultrabulk Shipping A/S的子公司。

散貨航運業主受到的衝擊來自貿易融資收緊、貿易放緩以及運輸船隻的數量增加(這會打壓運費)等方面。

在台灣,無論是筆記本電腦還是智能手機,當地電子設備代工廠商都在經歷下游品牌客戶戴爾(Dell)、聯想(Lenovo)和諾基亞(Nokia)等削減訂單的情況。

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巨型資源類企業,如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力拓(Rio Tinto)和Fortescue Metals自2008年以來首次談到降低投資建設新礦的速度。雖然最新數據顯示約有1,700億美元的資金將投入到新項目當中,但隨著煤炭和鐵礦石價格繼續回落,大型礦業公司在投入資金時都變得更為謹慎。

亞洲出路何在?

不久之前,大家都還在談論亞洲新興市場國家怎樣遏制通貨膨脹的問題。現在,隨著投資者、銀行和企業越來越擔心歐債危機急劇惡化,各國採取刺激經濟措施的壓力越來越大。

從最近幾週公佈的有關工業產出、銀行新增貸款以及製造業數據表明,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趨勢已經延續到當前這一季度。市場對亞洲地區主要擔心的問題是:中國經濟增速將會降低多少?預期出台的經濟刺激方案的力度有多大?

但中國政府到目前為止似乎不願意這麼做,因為中國政府現在還在繼續處理上一輪大規模支出計劃所導致的銀行債務問題,同時試圖化解因此產生的有關產能過剩的擔憂。◇

(責任編輯:貝利)

相關新聞
歐債疑慮舒緩 亞股四週來首度收紅
「金磚國」經濟增長減緩 股市續跌
亞股震盪 日本經濟成長
風暴來襲  塞爾特之虎失威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