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延遲退休 公務員受益最大
【大紀元2012年06月19日訊】6月5日,人保部就社會保險關係轉續及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問題答覆網友時明確表示,相應推遲退休年齡已是一種必然趨勢,人保部將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這一表態,立即引發社會各界廣泛爭論。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曾公開表示,退休年齡每延遲一年,養老統籌基金可增長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200億元。這似乎被官方引用為延遲退休最有力的證明。
據投資者報據報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占工資收入的28%,居全球最高水平之列,而機關和事業單位未納入社保體系,不用個人交一分錢,退休時養老金卻是前者的3 倍。」清華大學公管學院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廣君表示,這種不公平成為目前人們反對延遲退休的主要原因。
8萬億歷史欠賬
日前,某網站推出「你是否支持彈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在線調查,這項有45萬網友參與的投票顯示,93%的網民表示反對延遲退休。多位社保專家,均表示延遲退休需謹慎推出,切忌搞一刀切。
我國現行管理體制規定,男職工年滿60週歲、女幹部年滿55週歲,女工人年滿50週歲即可辦理退休手續。如果將退休年齡推遲到65歲,意味著人們至少要多交5年社保,晚領5年退休金。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曾公開表示,我國退休年齡每延遲一年,養老統籌基金可增長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200億元。這似乎被官方引用為延遲退休最有力的證明。
有關人士估算,按目前我國的人均壽命72歲計算,若65歲退休只能享受7年的退休金,在此情況下,一個月收入4000元左右的普通職工,繳納社保費用和領取養老金的差額高達40多萬。
早在2008年11月,人保部社會保障研究所負責人就公開表示,相關部門正在醞釀條件成熟時延長退休年齡,有可能女職工從2010年開始,男職工從2015年開始,採取「小步漸進」方式,每3年延遲1歲,逐步將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
中國從1984年開始建立城鎮企業職工養老金製度,實行現收現付的企業(單位)養老制,1997年國務院出台《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 度的決定》,確定向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轉變。在此之前已經退休的「老人」,和已經參加工作尚未退休的「中人」並沒有個人累積賬戶,他們要享受改革後的養老金待遇,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數額巨大的養老金隱性債務,人們通常將它視為體制改革帶來的轉軌成本。
「通常都說是轉軌成本,實際上就是政府對企業職工的歷史欠賬。」張展新表示,「這是造成養老保險資金缺口和個人賬戶長期空賬運行的主要原因。」
2005年受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委託,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保障研究所承擔了關於「劃撥國有資產,償還養老金隱性債務」的專題研究,其中第一部份,就是關於養老金缺口的精確測算。「測算結果是8萬億元人民幣,這是從1997年到2033年期間我國政府需要支付的職工養老金費用總額。」
然而這些年來,中央政府對於歷史欠賬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社科院編撰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1》顯示,從1997年各級財政開始對養老保險轉移支付算起,雖然補貼規模迅速遞增,2011年新增補貼高達2272億元,財政累計補貼金額達1.2526萬億元,但仍遠遠無法填補8萬億的歷史欠賬。
(責任編輯:林詩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