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齡裕後的好辦法
據《善余堂筆乘》記載,程夷伯,二十九歲那年,一天晚上,夢見他的父親對他說:「你今年會死,可請覺海救你。」程夷伯醒來後,不知道怎麼辦。有一天,他遇見一位四川僧人,會看相,拜問其法名,號覺海,便他求問自己的壽命,對方說:「您的壽命很短促,恐怕不能到明年了。」
程夷伯懇切地請求他救一救自己,覺海就找一杯水,向水中吹了一口氣,叫程夷伯喝下,並且說:「今夜如果有好夢,就來告訴我。」
這天晚上,程夷伯夢見到一官府,看見左邊走廊下站立的男子、女人,都衣帽整潔,面露喜容;右邊走廊站立的人,都披枷帶鎖,繩索捆綁,痛哭流涕。旁邊一個人說: 「左邊是建橋修路人,右邊是毀路壞橋人,如果要延壽,你可以從這兩種人裡面選擇 …」
程夷伯醒來後,就發心去修補橋樑、道路,不遺餘力,因此而忘掉了別的一切。幾年以後,才遇到覺海。覺海對他說:「你的壽命,已經延長了。」
以後,程夷伯享壽九十二歲,子孫五代昌盛。
周氏按曰:造橋和拆橋,明明兩種人;善報和惡報,明明兩條路。若說無因果,必定遇大禍。
二、建橋得福報
昆山人周季孚,富裕並喜歡做好事,到了中年還沒有兒子。後來遷移去蘇郡,遇到一個奇人,那位奇人告訴他說:「你命中無子,一定要求子的話,就應當造三百座橋樑 ,才能得子。」
周季孚說:「我沒有這樣大的財力,怎麼辦?」有人說:「橋不限大小,也不一定都要去新建,只要能夠修補缺陷,也可以湊足數目。」周季孚很高興地聽從了他的話。
從此以後,周季孚憑自己的力量,能造就造,能修就修,從不感到厭倦,等到滿足三百數目時,已經六十歲了。此後,他的妻子連生三個兒子,都成為名儒。其中一個是息關地方上有名的蔡先生的女婿。周公(周季享)去世時,是康熙四十九年,享壽八十四歲。
周氏按曰:一座橋樑修成,就能給無數人帶來好處,何況三百座啊?理所當然應該變無後為有後。並且,他的命數已經不限於今世的福報了。
三、袁了凡改命記
袁了凡先生,名黃,又字學海,幼年時遇到雲南的孔先生,這個人精通邵子皇極數, 他推算袁了凡入學宮的時間,應當在第二年。後來,縣試、府試進學的名次,都應驗了。因此,袁了凡又去請孔先生推算一生的吉凶。孔先生說:袁了凡某年應當補廩生,某年應當做貢生,某年應當到四川去做知縣,在任只有二年半,到了五十三歲的八月十四日丑時去世。一生沒有兒子。袁了凡先生就把他說的記錄下來,以後考試的名次等,都應驗了孔先生說的話。
後來,袁了凡遊歷南京國子監,去之前,到棲霞山拜訪了雲谷禪師。兩人面對面靜坐 ,三天三夜沒有閉眼。雲谷禪師說:「凡人之所以不能成為聖人,是因為私心雜念太多,整天被自己的妄想困擾。你靜坐了三天,不起一個妄念,是怎麼做到的呢?」袁了凡說:「我被孔先生算命算定了,榮辱生死都是有定數的,所以我不打妄想。」
雲谷禪師笑道:「我原來把你當作豪傑看待,哪想到你還是一個凡夫!命數當然是有的,但它束縛不了大好人,也束縛不了大惡人。你二十年來,被孔先生算定,被數束縛了,不能有絲毫的改變,難道不是個凡夫嗎?」
袁了凡說:「這樣說來,命數也可以逃過去嗎?」禪師說:「命運握在自己手裡,完全是自己製造的,做了好事,就有福報;做了壞事,就有惡報,美好的命運,要靠自己去創造。這些道理,詩書裡都講得明明白白。佛經裡面說:一個人求功名可以得功名,求長壽可以得長壽,求男女可以得男女。難道佛會欺騙我們嗎?今後你應當積德行善,寬宏大度。從前一切病根,都拔得乾乾淨淨,好像你昨天已經死了;今後一切,都從今天重新開始,好像你已經換了一個人。這樣你就得到一個真正的身體:成為一個明理的君子了 。《書經》裡面『太甲』篇說:『上天降下來的災禍,或者還可以逃避;如果自己造了孽,那就一定要受報應。』孔先生算你的命,不能得科第,不能生兒子,這是命裡注定的。上天給你規定的。如果你從今以後,努力做好事,廣積陰德,這就是你自己造的福了。《易經》說:『君子應當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避開凶險的事情,走向吉祥的一方去。』如果說天命是固定不變的,怎麼可以趨吉避凶呢?《易經》開章就說 :『積德行善的家庭,它的福報一定會綿延於子孫;不積德行善的家庭,它的禍患也一定會綿延於子孫。』這樣的名言,你這位讀書人還信不過嗎?」
於是,就拿出一種記錄功過的表格,給袁了凡看了,袁了凡禮拜接受。然後袁就把從前的過錯,一條一條記錄起來,盡情揭發剖露懺悔,發誓要做三千件好事,以求得考試成功。雲谷禪師又教他念『准提咒』,使他所求更有把握。從此把自己的字學海,改為了凡,意思是生活不再落凡夫的老套子了。第二年禮部考科舉,孔先生算該得第二,忽然考了第一,他的話已經不能應驗了。 孔先生沒有算他會考中舉人,哪裏知道,到了秋天鄉試,竟中了舉人。從此以後,修德一天一天努力,功力一天一天雄厚。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他也小心謹慎,生怕得罪了天地鬼神。
從己巳年發願奉行,一直到己卯年,經歷十年,三千好事才告完成。這個時候,就開始發求子的願,也許願做三千好事。與妻子互相鼓勵,有善就記錄下來,有過錯就反省,這個時候善的念頭漸漸純熟,將要滿數時,就生下了大兒子。癸未年九月十三日,又發求中進士的願,許願做萬件好事。丙戌年竟然考中了,任命為寶坻知縣。每天見善必行,晚上焚香告帝。正憂慮白天無事可做,萬件好事的數目難以滿足,忽然有個夜裡,夢見神對他說:「只如你減糧一件事,就已經滿足萬善的數目了。」因為寶坻的田,每畝交銀二分三厘七毫,先生代百姓籌劃,減到一分四厘六毫。雖然有這樣一件事,但袁了凡心中依舊疑惑。
這時,正遇到幻余禪師,從五台山過來,袁了凡先生就把夢境告訴他,禪師說:「只 要是真心做好事,一件好事就可以抵萬件好事,何況全縣減糧,使萬民得福呢!」袁了凡先生很高興,就捐出薪金,叫禪師在五台山齋僧一萬,回向延長孔先生算定的五十三歲壽命。後來,袁了凡先生身體健康,近八十高壽。子孫科舉順利,世代昌盛。
周氏按曰:改造命運的學說,開端於孟子,但能身體力行,一一應驗的人,我卻只見到袁了凡先生一個人。但袁了凡先生能夠改弦易轍,深信不疑,實行起來勇敢堅決的起因,全在於雲谷禪師一個人。誰說空門中的人就不能闡明孔孟學說的內涵呢?世俗看見別人努力做好事,就隨著譏諷說:「做好事要不存做好事的心,如果執著了,就會產生求回報的想法。」這種議論,未嚐不高明,但是往往阻礙人勇往直前的決心。 農民一年勤勞,對他說:「你不要希望有收穫。」讀書人十年寒窗苦讀,對他說:「你不要希望取得功名。」他們能夠欣然聽從嗎?
大道理講得多,卻不勤於實踐,又有甚麼用呢?我們現在有些佛門中人,譏笑那些虔誠拜佛,希望回報感應的人,為愚夫愚婦。這是不負責任的態度。從理上講,不應該將佛菩薩作為索取的對象,學佛應該學習佛菩薩六度萬行的精神。但是從鼓勵人行善的這件事上來說,卻要有落實的地方。學佛不可能一步登天,必須循序漸進,無相的 境界,要從有相的境界做起。許願作好事,正是從有相境界做起的一個好方法,如果 真正像袁了凡先生那樣,一步一個腳印前進,成佛就不是遙遠的事。淨土法門也正是 從有相境界做起,也要有袁了凡先生這樣的精神,才易於成就。(筆者附言:周思仁 對某些個人這樣講,確實有鼓動力和可操作性,然而不能忘了「但行好事,不求回報 」的思想,畢竟是更高境界)@*
(均據清代周思仁《安士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