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宏達的《靜‧水‧禪‧心》(四)
一、風景畫的更迭演譯
在西洋的藝術史上以風景畫作為獨立的繪畫題材時間並不很早。但早在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遺留下來的藝術作品和建築的古蹟,都出現過以風景作為人物活動背景的圖畫,可見人類在很早的時候就注意到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並將之記錄下來。
由於歐洲早期人們的生活、思想、行為都受到宗教深遠的影響,不論皇宮貴族、平民百姓的生活言行,乃至於畫家的作畫內容大多以宣揚教義、傳頌聖經故事以及繪製聖像畫為主,因此中世紀時期的聖像畫背景多是鋪上一層金色,沒有背景空間的概念,直到十四世紀的喬托開始注意人物與背景的關係,畫家們才慢慢學習處理畫面空間,將人物後的背景畫上天空、平原和幾棵樹木,或者呈現一點透視的迴廊,「風景」在當時是畫家營造畫面空間的一個因素。因此在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的畫家僅是將風景視為畫面上的「背景」,繪畫的主體還是以人物為主。
風景只是作為畫面背景的命運,在十七世紀時開始有了轉變。法國古典主義代表畫家,也是美術史上風景畫的宗師—洛翰(Claude Lorrain)與普桑(Nicola Poussin)成就了所謂「理想風景」的古典風景畫,並且對於後繼者泰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和柯洛(Camille Corot)有著深遠的影響。
禮的風景(Landscape with the
Funeral of Phocion)
「理想風景」一詞是十七世紀末藝評家羅傑‧杜比爾所創,並將之分為以普桑(Nicola Poussin)為代表的「英雄的風格」與以洛翰(Claude Lorrain)為代表的「牧歌的風格」。前者的作法是將風景畫賦予知性的、教諭的嚴肅內容,配合著畫面人物悲壯的故事與雄渾的性格,而表現出強烈的光影變化,人物肢體所表現出的是一種崇高、雄厚的類型。而後者則是開始觀察自然,從大自然中蒐羅美的形象,描繪晨曦落日和富於人間性的牧歌的自然景象,結合蘊含某種意義的廢墟,作為牧羊人或神話人物的舞台。因此洛翰的風景畫已不純粹是人物的背景,甚至人物已被他用來作為點綴之用。此二者的風景則被Clark稱之為「Ideal Landscape」以區別於荷蘭風景畫的風格。
(Sea Port at Sunset)
十七世紀荷蘭風景畫的蓬勃發展,使得風景畫在美術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荷蘭人在十六世紀下半到十七世紀初,歷經與西班牙的戰爭,等到推翻西班牙的封建專制統治之後,才爭取到自由。革命的勝利促使經濟和文化的欣欣向榮,荷蘭畫家們懷著民族自豪感,用寫實手法在作品中表現一般人民生活和自然風景,擺脫了對宮廷貴族和教會的依賴,在風景畫中,人物形象與故事情節已完全消失,風景畫成了獨立的繪畫題材,畫家們盡情的畫著天空中的雲朵、水上的船隻或是遠處的草原,也大量描繪風車、海灘、沙丘、森林等典型的荷蘭風光,將他們對於自己故鄉的美麗風光的驕傲和濃厚情感,在畫面上淋漓盡致的展現。其中最具代表的畫家是雅各布‧范‧雷斯達爾(Jacob Van Ruisdael)和霍貝瑪(Meindert Hobbema)。
Ruisdael)-風車
斯尼斯的小道(The Avenue at
Middelharnis)
談到風景畫一定要提及的就是巴比松畫派,這是一個影響法國浪漫主義畫派轉向寫實與現代主義的一個重要畫派,它形成的背景是因為當時的歐洲和巴黎飽受戰亂的痛苦,由於生活不平靜與物價指數過高,一群年輕的畫家(代表人物有米勒、柯洛、盧梭、查克、迪亞茲、特羅雍、杜普雷與多比尼),無法負擔巴黎高額的生活費,於是轉往巴黎南方不遠的巴比松村發展,那兒有樸拙自然的楓丹白露森林,更有著經濟實惠的康尼(Canne)客棧,讓他們的生活得以安頓,心情也獲得解放,於是他們揚棄具有歷史主題或宗教意味的風景畫,只是如實的將他們所見到的自然風光描繪下來,無論是田間的牛群和羊隻,或是一個清澈的小水池,點點滴滴的將鄉村景致的優雅恬靜躍然在畫布上,將渴望追求平靜、安定的都市人帶往大自然,為他們對生活的壓抑與不滿找到出口,在大自然中找到心靈的慰藉,同時也反映出在工業革命之後城鄉差距拉大後,都市居民對於大自然的懷舊與嚮往。
鎮(Ville d’Avray)
走筆至此,對照巴比松畫派畫家們當時的心情,與我目前所身處的環境是有些相似的,由於臺灣經濟的高度發展,網際網路雖然拉近了世界的距離,但卻也使得人與人間的關係漸行漸遠,擁擠的都會、汙濁的空氣、頻繁的交通、高昂的物價、污染的環境、櫛比鱗次的高樓大廈,在在都使人生活於其中有著強烈的窒息感,因此我選擇在臺北縣石碇人跡罕至的山區設一畫室,進行我的創作。經常在清晨、黃昏穿梭於鄉間小道或是山區林間,探訪不為人知的世外桃源,而潺潺野溪也在此時出現在我的眼前,不僅讓我驚豔,更讓我為之感動不已。
1834年由於管裝油畫顏料的發明,使得巴比松畫派的畫家們可以走到戶外去寫生,就在他們以寫實的眼光描繪風景,並用浪漫的心情表現自然中,無疑為浪漫主義與寫實主義搭起了橋梁,同時也在與大自然直接的接觸中,他們注意到光線的變化,這也對後來的印象畫派有著莫大的影響。
印象派與巴比松畫派同樣著重對自然忠實的觀察與描繪,但他們更重視表現大自然瞬息萬變的時間感,主張在戶外陽光下直接描繪景物,這和巴比松畫派會在寫生之後將畫作帶回畫室再做修改潤飾截然不同,同時也追求在光色變化中表現畫面的整體感和氛圍的創作方法,展現色與光的微妙關係。
臺灣的風景畫來源其實與印象派間也有著間接的關聯。1895年臺灣割讓給日本,日治期間,石川欽一郎是早期將風景寫生介紹到臺灣的畫家,它所帶來的是重新詮釋後的印象派水彩畫,在石川的風景畫中,可見到他常常使用灰紫色處理陰影,這種處理方式和印象派的手法有類同之處。
很多臺灣早期的畫家,包括李石樵、廖繼春、藍蔭鼎、李澤藩等,都受到他的啟發和影響,將臺灣本土風景畫帶向一個蓬勃的氣象。而當時由於環境使然,要畫大自然風景對畫家來說是很方便的事,不需要翻山越嶺,只需用心觀察身邊的一景一物,繪畫題材便唾手可得;而處於二十一世紀的臺灣人,生活週遭都是水泥叢林,想要找尋一處不受汙染的自然景觀,都需要煞費苦心。因此時代的不同,不僅使風景畫的表現內容有所改變,也讓當代風景畫家的創作有著不一樣的動機。「為什麼要畫風景畫?」已經與前人歌頌平凡自然的生活、擁抱週遭的人文景觀而有所不同。
風景畫,以現代臺北人的眼光看來,它已隱含著對都會生活的厭倦與無奈,想要為逃避擁擠的城市找尋一個出口,因此不同時代的人詮釋「風景畫」都會有不同的表現方式,任何長期流傳的繪畫類別不會因時代的改變而消失,而創作動機、表現形式和內容題材卻會因時代的不同而有了新的意念與表現。
在創作《靜‧水‧禪‧心》~金瓜寮溪水文之美時,我運用寫實的技巧,以自然風光作為創作的主體,實是因現代社會,強大的生存壓力與社會境況使得人性被扭曲,在充斥著暴力、傷害、競爭的環境中,現代人彷彿更加渴望回歸自然,當自然在人為無休止的開發中顯得愈加蒼白與悲涼的時候,人類才意識到真正能夠拯救與洗淨靈魂的,依然是自然,所有相關的綠色,所有流動的溪水,以及大自然中的石塊,均變得可愛且充滿靈性,山明水淨才該是人類原始生存的狀態,身為藝術創作者,我用著簡單、樸實的方式傳遞對生命的感悟,希望觀者也能感悟到這種自然精神,回歸到人生原初的精神裡面。依附自然,對大自然歌頌,留意自然裡所有神奇的光線色澤變化,植物自然生長的規律,動物世界裡的奇特的生存之道,在自然中得到共鳴與感動,進而在對人性的理解更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