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衝突威脅緬甸政治轉型
【大紀元6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憬屏曼谷13日專電)國際危機組織12日發表報告指出,緬甸若開邦(Rakhine)宗教衝突威脅緬甸當前的政治轉型,當局若不能平息危機並解決問題,緬甸眼前的改革將面臨停擺甚至受威脅的風險。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指出,除非政府採取步驟終止暴力,並做好保護少數民族社區的基礎,否則這樣的風險會繼續擴大。
緬甸政府如何處理這次宗教衝突,國際危機組織認為,這對緬甸警察與法院是重要的測試,同時也檢驗政府扭轉長期對穆斯林洛興雅人(Rohingya)歧視政策的意志與能力。
若開邦佛教徒與穆斯林這次的暴力衝突,肇因一名佛教婦女5月底遭3名穆斯林嫌犯姦殺。媒體報導,佛教若開邦民眾要求警方交出拘禁的嫌犯未果,300多名群眾攔下從仰光來的一輛載有穆斯林的公車,10人被毆打致死,隨後發生民房與商家遭縱火的暴力事件。
緬甸政府6日宣布,成立調查委員會並將直接向總統登盛(Thein Sein)報告。國際危機組織指出,委員會成員與任務相當透明,顯示緬甸政府正打破過去不公開的作法。
不過,調查委員會並未成功遏止暴力衝突擴大,已對媒體進行審查的緬甸政府,也無法控制未經證實的照片與族群間的污衊事件在網路上流傳。
緬甸政府10日宣布若開邦戒嚴,並派軍隊進駐,登盛發表電視談話,警告動盪將有害緬甸穩定與民主發展,並要求各方與政府合作,避免動盪擴大。
根據國際危機組織報告指出,洛興雅長期遭制度性歧視,多數人即使已居住若開邦好幾代卻不被承認公民權,要離開村子必須申請官方許可,工作、求學、醫療都受到限制。
洛興雅人也受到各種法律上的歧視,包括婚姻限制、隨意課稅、強迫勞動等,迫使大批難民逃到孟加拉或形成數個小型的武裝叛軍。
國際危機組織建議緬甸政府,一旦局勢許可,政府應實施相關計畫,減少兩方衝突,而當務之急是廢除歧視性法律規範,並公開透明、迅速調查暴力事件。
報告指出,緬甸政府也應讓有經驗的公民社會組織發展,並執行技術性計畫,鼓勵佛教徒與穆斯林社區為共同利益合作。
國際危機組織也指出,多數觀察家認為緬甸民主改革不會輕易逆轉,但就是這種暴力衝突導致戒嚴法實施,威脅國家轉型。緬甸面臨的挑戰不只是要恢復秩序,還要在過程中建立較好的少數民族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