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日》:貪腐創造GDP 中國經濟增長質量差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6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最近的政治醜聞和經濟放緩褪去所謂「中國模式」的光環,「中國模式」曾宣揚中國可以打破經濟規律並且仍然能夠蓬勃發展和保持巨大吸引力。後毛時代蔓延橫生的腐敗和快速經濟增長並存的現象可能是中國最大的特色。
  
西方學者魏德曼(Andrew Wedeman)撰寫《雙重悖論》(Double Paradox)一書,試圖解釋在一個掠奪性腐敗的政權下,北京是怎麼可能保持持續快速的經濟增長的。魏德曼還將中共的腐敗與鍍金時代的美國相比。政治學教授裴敏欣六月十一日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提出反駁,指出兩者存在根本區別。裴敏欣並指出,中共貪腐和經濟「騰飛」表面上看似悖論,其實暗藏玄機。貪腐甚至可以創造GDP,增加經濟增長數字。
  
在《雙重悖論》書中,魏德曼認為中共政權在1990年之後腐敗程度大大加劇。其次魏德曼認為腐敗加劇的主要原因是出售土地使用權和國有企業私有化,其不透明的過程充斥著巧取豪奪的機會。魏德曼認為土地出售產生的總價值遠遠超過本地貪腐官員掠奪的數目,所以不會傷害經濟增長。相反,侵吞企業是從現有資本當中吸取價值,因此阻礙經濟增長。
  
裴敏欣則對魏德曼的觀點進行逐一反駁。他指出,經濟增長維持高速度,但不代表保持經濟發展的高質量。腐敗可以降低經濟增長的質量,而不降低他表面的速度。對中國而言,腐敗使得食品不安全,增加收入不平等,加劇環境惡化,減少社會服務,導致廣泛的侵犯個人權利。如果我們把中國人低質量的生活考慮進去,腐敗的惡劣影響是巨大的。
  
其次裴敏欣指出,在中國國家主導和投資驅動的增長模式之下,腐敗甚至可以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增加經濟增長數字。因為官僚分配數千億美元給固定投資,中共官員可以從中獲得回扣並創造增長(因為投資增加GDP)。這種遊戲真正的成本由國營銀行系統承擔,他們提供財政支持給所有拉動經濟增長但是腐敗橫行的投資項目,比如高速鐵路。
  
裴敏欣也指出,魏德曼忽略了出口在中國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掠奪性腐敗沒有阻礙中國經濟增長,部分原因是中國經濟當中巨大的一部分實際上超出中國官吏貪婪之手觸及得到的地方。
  
中國出口型領域,大多數由外國投資公司經營並且密切融入世界市場,相對來說遠離貪婪官員掠奪的危險。直到最近的全球貿易下跌,在超過十年的時間裏,每年淨出口持續占據GDP增長當中的2到3百分點,大約足夠抵消腐敗的成本。
  
裴敏欣指出,魏德曼疏忽了19世紀末期美國跟今天的中國最根本的不同:前者具有憲政民主因此可以清潔自身;後者,一個專制的沒有法治約束的政權,做不到這點。
  
裴敏欣是美國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政府學教授、著有《中國被困的轉型:專制制度發展的限制》。

相關新聞
澳GDP未達標 澳元驚跌
法去年赤字GDP比優於預期
巴克萊估今年台灣GDP為3%
芬蘭10%的GDP基於網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