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北美新聞

建國史話(215):1968年的總統選舉

【大紀元5月8日訊】(美國之音報導) 圖片來源: AP 1968年,約翰遜總統(右)和候任總統尼克松在白宮磋商問題

1968年是總統大選年,而這一年也是美國現代史上最艱難的歲月之一。民權運動引起的暴力分歧和曠日持久的越南戰爭,讓整個國家陷入分歧。當時的總統林登.約翰遜在促成民權立法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他同時也顯著擴大了美國在越戰中的參與程度。到1968年初的時候,他幾乎每次離開白宮,都會遇到抗議示威的反戰者。

約翰遜總統原本希望競選連任,但隨著越戰戰事的擴大,他的民眾支持率也不斷下滑。他清楚地看到,自己已經失去了大多數人的支持,所以3月份的時候,約翰遜宣佈,不會參選連任。他說:“我不會尋求參選連任,也不接受我所在政黨的提名。”

約翰遜決定不參選的主要原因跟一名來自明尼蘇達州的參議員有關,他的名字叫尤金.麥卡錫。麥卡錫說:“我將參加四個州的民主黨初選,它們分別是威斯康辛、俄勒岡、加利福尼亞和內布拉斯加。我將在今後兩到三個星期內宣佈是否參加麻薩諸塞州和新罕布什爾州的初選。”

麥卡錫在幾個州的初選中與約翰遜對決。這些初選是政黨總統提名的風向標。數以千計的大學生在新罕布什爾州為麥卡錫助選,傳統上,新罕布什爾州是美國第一個舉行初選的州。這些大學生告訴選民們,麥卡錫將努力從越戰中抽身。麥卡錫說:“政府最新宣佈的政策,更堅定了我挑戰約翰遜總統和美國政府立場的決心。一方面,政府明顯傾向於擴大和加深越戰,另一方面,我們完全看不到任何通過協商、或是談判政治解決分歧的意願。”

約翰遜贏得了新罕布什爾州的初選,但是麥卡錫贏得了將近42%的選票。麥卡錫作出出色表現後,來自紐約州的參議員羅伯特.肯尼迪也決定參加競選。他是1963年被暗殺的喬治.肯尼迪總統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曾在肯尼迪政府中擔任司法部長。

很多美國人歡迎羅伯特.肯尼迪參選,他們支持他的競選聲明。羅伯特說:“我將謀求新政策,結束越南和我們城市裡的流血,剷除美國、乃至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黑人與白人,窮人與富人,青年人和老年人之間的鴻溝。”

1968年4月4日,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田納西的孟菲斯遇刺身亡。羅伯特.肯尼迪在印地安那州的印第安納波利斯對一批黑人聽眾講話,談到馬丁.路德.金的死,並呼籲大家保持冷靜。

羅伯特.肯尼迪說:“美國需要的不是分裂,美國需要的不是仇恨。美國需要的不是暴力和混亂。美國需要的是愛和智慧,是相互同情,是為那些陷於困境的人尋求公正,不管他們是黑人還是白人。”

然而,任何語言都無法平息黑人社區的憤怒。馬丁.路德.金生前通過和平手段推動民權運動,但是他的暗殺卻使美國100多個城市出現了暴力。數百人被殺或受傷。政府動用國民警衛隊協助鎮壓暴亂。暴亂過後,又有一位候選人加入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競爭,他就是當時的副總統休伯特.漢弗萊。

初選繼續展開。麥卡錫和羅伯特.肯尼迪試圖讓選民瞭解他們的不同。然而,很多選民覺得這兩個候選人在主要議題上的立場大同小異。兩人都反對越戰,都支持社會改革和民權運動。肯尼迪在印地安納和內布拉斯加州的初選中獲勝,而麥卡錫在俄勒岡州擊敗了肯尼迪。

初選的下一個重要戰場是加利福尼亞州。肯尼迪說,如果他在加州失利,就將退出選舉。結果,肯尼迪贏得了加州初選。肯尼迪說:“感謝大家。讓我們把目光轉向芝加哥,讓我們贏得芝加哥。”

羅伯特.肯尼迪原本有可能贏得黨內提名,原本有可能像他哥哥一樣當上總統。但是沒有人能確切地知道,因為羅伯特.肯尼迪在洛杉磯遭到了槍殺。

當時播出的一段新聞說:“肯尼迪參議員中彈了。這是真的嗎?肯尼迪參議員中彈了,可能是被擊中頭部。我現在就在事發現場,拉菲爾.約翰遜抓住了開槍的男子,他仍然拿著槍,槍正指著我……”

羅伯特.肯尼迪在洛杉磯的一個旅館裡遭到槍擊,當時他剛剛做完贏得加州初選的勝選感言。25小時後,羅伯特.肯尼迪被宣佈死亡。襲擊他的槍手是一名巴勒斯坦難民,此人反對肯尼迪支持以色列的立場。儘管如此,大選還要繼續。民主、共和兩黨1968年夏天各自舉行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全國代表大會。

AP民主黨總統參選人羅伯特.肯尼迪1968年5月13日在底特律展開競選活動

共和黨代表大會首先在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海灘舉行。1960年共和黨總統提名時,理查德.尼克松就曾是人選之一,結果輸給了約翰.肯尼迪。時隔8年,尼克松再次成為有望獲得提名的人選。其他參選人包括加州州長羅納德.里根和紐約州州長納爾遜.洛克菲勒。

第一輪投票,尼克松獲得的票數是洛克菲勒的兩倍,里根遠遠落在兩人後面。此後,絕大多數代表都支持尼克松,而他也接受了總統提名。馬里蘭州長斯皮羅.阿格紐贏得了共和黨的副總統提名。

相比之下,民主黨提名大會混亂得多。民主黨是執政黨,是反戰示威者批評的對象。數以千計的反戰者聚集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舉辦地─芝加哥。芝加哥市長理查德.戴利下令警察嚴懲示威者。很多示威的年輕人被毆打。聯邦政府後來下令調查。調查報告說,芝加哥的暴亂是警方自身行為所造成的。

同時,在會議大樓裡,代表們投票推舉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他們沒有選擇在初選中成績卓越的麥肯錫,而是選擇了更加傳統的候選人休伯特.漢弗萊。漢弗萊說:“我們現在明白,暴力只會帶來更多的暴力,不管原因是甚麼,暴力都不能被寬恕。”

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是緬因州參議員埃德蒙.馬斯基。在總統大選中,尼克松和漢弗萊都支持美國參與越戰,但是兩人也都談到了尋找途徑結束越戰,談到要尋找方式來結束美國的社會動盪。很多選民看不到這兩個人在政策方面有甚麼不同。

AP尼克松與夫人1968年9月在費城

總統大選角逐中的另一名候選人是阿拉巴馬州州長喬治.華萊士。擔任州長時,華萊士反對聯邦政府在南部結束種族隔離的舉措。1963年,他曾不顧法院裁決,試圖阻止兩名黑人學生在阿拉巴馬大學登記註冊。那時候,這所大學只招收白人學生。這兩個黑人學生後來是在聯邦警察的保護下入學的。

華萊士做為美國獨立黨候選人參選。他譴責聯邦法院、譴責共產主義,譴責他所謂的在美國的“東方陣營”。美國很多保守派和工薪階層都支持他的觀點。大選6週前的民調顯示,尼克松和漢弗萊不相上下。尼克松的主要問題是他的過去,他在政治生涯早期樹敵太多。而漢弗萊的主要障礙是,做為副總統,約翰遜總統不受歡迎讓他受了牽連。

大選一個月前,漢弗萊說,美國將停止對北越的轟炸,但是直到大選前四天,約翰遜總統才最終下達命令。漢弗萊說,這對他的選戰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害。競選日當天,尼克松以微弱優勢獲勝。華萊士贏了五個州,位居第三。尼克松終於當選總統,這是他夢寐以求的。

尼克松說:“在競選中我看到很多跡象,有些不太友好,有些十分友好。但是最觸動我的還是在俄亥俄州的德甚勒,經過一天的漫長競選後,我看到一名年輕人舉著個牌子,上面寫著“凝聚我們”。這就是我們新政府的目標,我們要努力把美國人民重新凝聚起來。”這次大選改變了美國和世界。(//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