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賽珍珠基金會 弱勢第二個家

人氣: 3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孟奎台北31日電)3年多前,小信是輕度智能障礙的國民小學一年級學生,經賽珍珠基金會志工錢純之每週一次不間斷輔導,現在基金會對小信來說,就好比是溫暖的第二個家。

小信出生在新移民家庭,爸爸是台灣人,媽媽來自中國大陸,父母年紀相差42歲;7年前小信的爸爸去世,獨留媽媽辛苦撫養小信和弟弟小森。

這些年持續提供幫助的賽珍珠基金會社工蘇琬喻說,小信原本連最基礎的注音符號都不會,錢純之花費很多心血,讓小信學會注音和九九乘法表,進步相當大。

錢純之的愛心付出,溫暖小信的心;平日小信常不依老師要求寫作業,但每週三錢純之課輔當晚,小信就會乖乖完成作業;多年來獲得賽珍珠基金會在物質與精神上的協助,小信一家人相當感激。

感激基金會的不只小信一家人,曾有上千名中美混血兒及數百個新移民家庭,都將基金會當成自己的第二個家。

諾貝爾與美國普立茲文學獎得主賽珍珠(Buck, Pearl)1964年在美國創立賽珍珠基金會,關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未被妥善照顧而亟待救援的兒童;1968年,台灣的賽珍珠基金會成立,幫助居住在台灣、被生父遺棄的中美混血兒。

那是個美軍駐台的年代,許多台灣女子和美軍邂逅生下混血兒,其中不少女性因種種因素無法和孩子的生父在一起,被生父遺棄的混血兒因特殊外表及沒有完整的家庭,備受外界歧視,更面臨自我認同問題。

賽珍珠基金會執行長蕭秀玲說,基金會成立就是幫這些被遺棄的混血兒,讓他們可在愛的環境下生活下去;截至基金會於2000年轉型為止,約幫助上千名中美混血兒,陪伴時間達10年、20年。

隨台美斷交,美軍陸續撤離台灣,混血兒出生人數劇減,基金會擴大服務台灣的單親與資優兒童,並在1997年成立財團法人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持續為混血兒服務,並擴大服務弱勢外籍配偶家庭。

由於志工都是義務幫忙,要維持足夠的量與質並不容易;但在艱困環境下,過去接受基金會幫助、長大後回基金會服務的志工也不少,每年的耶誕節聯歡餐會,基金會都會請長大的混血兒,攜家帶眷「回娘家」團聚。

賽珍珠基金會長年幫助弱勢及數百個新移民家庭,圖為基金會志工為外籍配偶舉辦異國料理聯誼會。(賽珍珠基金會提供)

基金會常務董事莊禮傳就是混血兒第二代,有1/4美國血統,他就讀大學時領取賽珍珠基金會獎學金,畢業後擁有很不錯的工作,近年回基金會服務。

「基金會有滿滿的愛,只要來到這兒,就會覺得非常溫暖。」莊禮傳的感觸,就是愛的傳遞,與志工在台灣的真實註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