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國人的「禮貌」和「包容」何在
【大紀元2012年05月29日訊】最近,中央電視台英語頻道主持人楊銳的一番「驚人之言」讓他由「公眾人物」直接上升為「網絡名人」。他在自己的微博中表達了自己對在華的外國人強烈的不滿和憎恨,他要求「公安局清掃洋垃圾,斬首洋蛇頭,識別洋間諜,趕走洋潑婦,讓妖魔化中國的閉嘴滾蛋」。
儘管這是一席寫於網絡微博之上的言辭,然而楊銳猙獰的表情,憤恨的眼神以及粗鄙的內心赫然清晰的展現在世人眼前。對於他這種過激,甚至是獸性大發的舉動,我們不禁要問:楊銳和洋人到底發生了甚麼故事,讓他如此失控?然而遺憾的是,我們並沒有從他的微博下文中找到答案。
此時此刻,我們且不去揣測楊銳這一行為是否源於黨內的某派系因為在國際聲討中丟了面子而實行的報復措施,因為中共一貫的伎倆就是用他國干涉中國內政的藉口來否認自己在國際社會中昭然若揭的醜聞,何況中央電視台更是時時刻刻、竭盡所能的發揮著「中共喉舌」的作用和效力。因此,楊銳的背後是誰在操控和設計暫且不用談,明眼人一目瞭然。
只是楊銳其人,身為媒體人,手握話語權,他是否在行使話語權的時候清楚的明白甚麼話該說甚麼話不該說?身為新聞專業的學生,他是否曾在專業學習時學過,「言語的分寸感」是傳媒人所必須的素養和要求?身為一個中國人,他又是否瞭解每一個中國人從出生之時開始,「以禮相待」、「寬厚」、「包容」的本性就已經深深的刻入骨髓裡,融進血液裡,成為中國人特有的本質而存在於每一個細胞當中?
隨著中國的大門向西方世界打開,當我們的國人以主人的身份迎接帶著熱情和好奇來自遠方的客人時,是否已經準備好以怎樣的姿態示人,以怎樣的禮數招待客人,以怎樣的方式讓我們這個在外人眼中還如此陌生的國度為他們所瞭解和認知?試想一下,那些對中國充滿濃厚興趣和仰慕之情的外國人,當他們看到楊銳的這番言論之後,心中會有何感想?除了所有的敬仰和尊重都蕩然無存,內心充滿深深的遺憾和失望,誤解加深之外,更會讓他們覺得,一個真正的中國人的精神和風貌已經隨著悠久歷史的變遷成為過往,傳統意義上的中國人早已不復存在。一個喪失禮數和包容精神的中國從此讓世人不恥。
很多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的西方人來到北京,當他們目睹北京大街小巷的廣告上都寫著「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的標語時,常常對「包容」二字的釋義產生不解。這是因為在其他的語言中,對於「包容」二字沒有準確和詳盡的翻譯。而且他們有所不知,「包容」二字是源於精神和心靈深處的可貴品質,是真正的中國人所特有的品質。用理性思考的外國人是無法感知的。事實上,這種品質是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中「道」與「法」的傳承和體現。西方國家,無論是上流,還是權貴,在他們的歷史脈絡中都無法找到這樣的精神和內涵。然而,這種可貴的品質在當今的國人中還是否能夠目睹和親歷呢?最起碼,在媒體人楊銳的微博言辭中實在是無法找尋。
清末民初的著名學者辜鴻銘先生在《中國人的精神》一書中詮釋了何為中國人的禮貌。他說,中國人是特別講禮貌的人,而禮貌的本質在於考慮別人的感受。中國人有禮貌的原因在於他們過著一種心靈生活,他們知道自己的感受,因而也容易考慮別人的感受,是一種「心靈的禮貌」。這種美好的詮釋離當今國人的一言一行是否相差甚遠。那無端的謾罵,醜惡的言辭,不可告人的目地,不負責任的態度,哪一點能讓人感受到「中國人的禮貌」?哪一點能體現「考慮別人的感受」?
如果楊銳其人只是普通民眾或是未曾受過教育的莽夫,也許他用微博滿足個人的宣洩還可以容忍,我們也可以像他說的「只是當時的情緒」那樣去理解他。然而,他不僅是同時受過中國教育和西方教育的知識精英,而且是一位在影響著上億人的媒體中工作的公眾人物,加之媒體本身有引導輿論的作用,因此,他的言談舉止一定會受到旁人的監督和評論,並會給普通民眾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無形之中,他的言辭將會使不瞭解外國人的中國老百姓產生一種偏見,也會給原本良好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帶來阻礙和不必要的麻煩。
微博本身是一個公共平台,儘管說甚麼聊甚麼是個人的自由,但一個媒體人不可以忘記自己的責任和應該樹立的形象。也許外國人有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聲音,也許這種「不同」會產生理解上的偏差和文化衝突,但作為一個中國人,是否應該用基本的「禮貌」和「包容」的胸懷來消除隔閡和誤解,而不是帶有偏見和不良情緒的謾罵和指責。
這樣看來,「包容」之精神不用寫在海報上,而是需要寫在中國人的心裏。其最基本、最簡單的做法就是「以禮相待」,微笑著接受各種「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