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少華:甚麼是「小康社會」?
【大紀元2012年05月22日訊】生活在中國大陸的人可能對「小康社會」這個詞彙不會太陌生,三十多年來,這個詞彙頻繁地出現在中國官方的媒體、電視、廣播、電視、報紙中。
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在會見來訪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提出,中國現代化所要達到的是小康狀態。他說:「翻兩番,國民生產總值人均達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這個小康社會,叫做中國式的現代化。」
可能許多人都認為這個「小康社會」是主要體現在經濟方面的一個社會狀態,是共產黨宣傳提出的一個口號目標,至於現在是否實現「小康」這裡不談,近日偶讀歷史才發現「小康」根本不是共產黨發明的概念,其涵義也完全不同。
「小康」出自《禮記》「大同與小康」一文。現摘錄如下: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 ,是謂「小康」。
在孔子的眼中,只有夏 、商 、週三代賢君當政時,才達到「大同」社會狀態。而小康的社會狀態,是在大道已無法實行,天下成為一家一姓的天下後才出現的。天子諸侯讓子弟世代承襲爵位,認為合於禮制。在小康社會裏,禮義以為紀,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各在其位,標榜仁愛,講求禮讓,使百姓能有常規可循,若有人不遵守規範,即使是有權勢,也會被罷黜,百姓都會視其為禍害。那些讓後世帝王敬仰膜拜的禹、湯、文、武、成王、周公,都是這小康時代的代表人物。
如果按照孔子列出的「小康」的標準,讓現代人神往不已、曾經達到中華民族鼎盛時期的大唐盛世,在一些皇帝執政的時間都是沒有達到「小康」水平的。
僅僅從「小康社會」這一個詞的歷史和現在,就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篡改和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