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媽媽溫情常在 香港旗袍珍品展
【大紀元2012年05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珍香港報道)母親節,送給母親甚麼禮物最貼心?想當年,母親的美好身段,透過一襲裁剪合體的旗袍盡顯美態,即使經歷了數十年,當年的旗袍依然是時尚之選。這個母親節,帶母親來重溫清末至今的旗袍款式,包括一睹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名媛華慧娜,以至影星蕭芳芳、雪妮等穿過的旗袍,必然令母親節特別溫情。
旗袍又稱「長衫」,起源於滿族婦女的長袍,雖然不是中國漢服體系,但因方便穿著,在1920年代出現後,便迅速流行起來,在30、40年代達致極盛,成為當時中國婦女的普遍服裝。尤其在素有「東方巴黎」之稱的上海更是風靡一時,為當紅女星如阮玲玉和蝴蝶等鍾情。
然而1949年之後,由於中共當權,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打成「封資修」的象徵而大量毀壞。所幸在香港,旗袍並未消失,反而得以承傳和延續,不僅走入平常生活中,包括校服、酒家制服、結婚禮服,而且在公開活動和一些重要場合中都有穿著。
陳方安生旗袍首度亮相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捐出12件旗袍,當中有4件首次在展覽上亮相。其中右一大紅套裝是97主權移交儀式上所穿著,右二是98年首次以政務司司長身份出訪美國時所穿著,右三為2001年已經離任的她擔任金像獎頒獎嘉賓時所穿。(攝影:祥龍/大紀元)
這款淺綠色旗袍,是陳方安生以一塊印度紗巾為面料製作而成,頗具古典氣質。(攝影:祥龍/大紀元)
現年74歲的名媛華慧娜,擁有多達360件旗袍,日常場合均以旗袍亮相。(攝影:祥龍/大紀元)
華慧娜其中一件黃色旗袍(攝影:祥龍/大紀元)
香港歷史博物館首度與信和藝術及奧海城合作推廣文化藝術,從4月27日起舉辦「旗袍的變奏」展覽,展出76件清末至今的旗袍,其中約50件精選自博物館館藏。
據助理館長張銳森介紹,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捐出的12件旗袍,當中有4件首次在展覽會上亮相,包括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儀式上陳太所穿著的紅色旗袍套裝。而陳太非常喜歡由固定的旗袍師傅度身設計,而且會和師傅探討如何設計得更古典。其中一款以印度絲巾為材料製作的淺綠色旗袍,非常高雅;還有一件水藍色旗袍,是陳太1998年首次以政務司司長身份出訪美國期間出席晚宴所穿著的旗袍。旗袍的面料在香港購買,繡花飾邊是取自母親的衣服,特地配襯橙色及綠色綑邊,使旗袍看來更為明亮。
旗袍凸顯亞洲女性美麗
喜歡穿著旗袍的影星雪妮,捐出半世紀前所穿過的旗袍。(攝影:祥龍/大紀元)
影星蕭芳芳於2009年獲頒金像獎終身成就獎時穿著的一款藍色旗袍,由著名服裝設計師鄭兆良設計。(攝影:祥龍/大紀元) |
蕭芳芳穿過的一件綠色旗袍,由鄭兆良設計。(攝影:祥龍/大紀元) |
影星林黛穿著過的旗袍,盡顯她當年的美好身段。(攝影:祥龍/大紀元)
50、60年代不少香港影星都愛穿旗袍,留下不少倩影。(攝影:祥龍/大紀元)
展品中,還有不少是名人影星穿著過的旗袍。現年74歲的商界名人、著名美容儀態專家華慧娜,擁有多達360件旗袍,除上飛機外,其它日常場合均以旗袍亮相,而且配襯手袋和鞋子,非常典雅。
著名影星蕭芳芳也借出兩款旗袍,均由著名設計師鄭兆良設計,包括於2009年獲頒金像獎終身成就獎時穿著的一款深藍色旗袍,有一條長長的披肩,帶出優雅的氣質。設計師鄭兆良介紹說,旗袍之美在於含蓄:「旗袍盡量顯露出女性的美麗,是很含羞的美麗,非常典雅,老少咸宜。」
影星雪妮表示,平日都有穿著旗袍的習慣,今次捐出兩款60年代穿著的旗袍,依然保養簇新;而當年興找上海師傅做衫,其中一款是真絲蛇皮旗袍,「冬暖夏涼」。她認為,旗袍是經久不衰的服飾,「旗袍可以代表亞洲女人的身材,因為我們不是很高大,所以可以凸顯我們中國女性的美麗。」◇
展覽現場舉行旗袍秀,展出的旗袍由理工大學師生所設計。(攝影:祥龍/大紀元) |
(攝影:祥龍/大紀元) |
著名設計師Ranee K(左)和身穿她設計旗袍的模特兒。(攝影:祥龍/大紀元)
「旗袍的變奏」展覽
日期:4月27日到6月10日
地點:奧海城二期地下主題中庭
轉載香港《優尚生活》第三十九期
(責任編輯:澹修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