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跨國公司有多依賴中國市場
【大紀元2012年05月17日訊】最近有這樣一組公佈了各大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營收比例的數據。以星巴克為例,2010年該公司的全球總營收是107.1億美元,而中國市場的營收只有3.58億美元,佔全球總營收的3.3%。
面對這些不容樂觀的數據,大陸諸多媒體仍然在閉著眼睛說瞎話,他們高調宣揚星巴克一直在不斷致力於拓展中國市場,以求得在中國龐大的消費群體和巨大的購買潛力中提升銷售業績。這樣的論調似乎把中國市場比喻成一塊肥的流油的香肉,把那些跨國公司描畫成垂涎欲滴的餓犬。對於海外那些頗具投資眼光和經濟頭腦的商界巨擘們來說,大陸媒體類似推銷廣告似的報導實在是有點諷刺。
那麼,海外的跨國企業究竟有多看重中國市場這塊肥肉?公司的成敗又有多依賴中國的消費市場呢?更多的調查數據可以來有力的解答這個問題。
數據顯示,中國遍地開花的家樂福超市主要營收仍在法國。2011年其中國市場營收僅為81.69億歐元,還不到其全球總營收的10%。這讓人想起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公開對媒體表示,他並不否認可能會抵制北京奧運會。奧運火炬傳遞到法國的時候,聖火曾幾次被那兒的藏民熄滅,而法國政府仍然表示支持。事件發生後,大陸媒體開始紛紛製造抵製法國企業和法國產品的言論。儘管有那麼幾天,家樂福裡的消費者確實不如往常,但此後依然門庭若市,人山人海。甚至很多人在選擇超市購物時仍然把家樂福作為第一選擇,其物美價廉,品種齊全的優勢始終在吸引著他們。當然其中也不乏一部份人覺得,逛超市是週末閒暇的一種消遣和習慣,「逛」的樂趣大於消費後的滿足。顯然,離開了家樂福,中國顧客也許會感到諸多不便和不捨,而他們對於家樂福來說,不能說不重要,畢竟顧客是至高無上的「上帝」,但是中國顧客只是「上帝之一」而已。
即便是幾乎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看到的可口可樂,中國市場的營收也只佔其總營收的7%左右。在中國,可樂常常是年輕人戒不掉的癮好。儘管營養專家在媒體上大肆宣傳可樂對身體帶來的諸多不良影響,然而在大街小巷,餐廳和沙發旁,幾乎隨處可見可樂罐兒那紅白相見的外衣。只是我們沒有想到,如此龐大的群體對可口可樂味道的依賴卻讓可口可樂公司在中國市場上的營收如此微薄。
在受訪的70家披露中國市場數據的跨國公司中,只有10家公司2010年中國營收佔其全球收入的20%以上,其中包括美讚臣、卡地亞、必和必拓、百勝、超微半導體等,而有一半以上跨國公司的中國收入占比不到10%。
的確,中國人口眾多似乎成為中國消費市場龐大的一個有效因素之一。然而購買和消費憑的是貨幣,而不是人口數。每個人擁有100元和擁有1塊錢的購買力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中國貧富懸殊的程度之高,經濟學家們已經為我們呈現了聳人聽聞的數據。那麼,真正購買和消費的群體是甚麼樣的人,他們又佔到整個中國消費市場的多大比例呢?我想,跨國公司的掌舵者自然會不惜一切努力進行詳盡的研究和調查。如果媒體和當權者不是別有用心,只是一廂情願的炫耀中國的人數資本,妄想海外企業會不假思索的入駐中國,那麼,孰智孰愚?明眼人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