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大陸政治

【歷史今日】蔣中正捍衛中華彪炳千秋(下)

【大紀元2012年04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明、林天慧綜合報道)接前期【歷史今日】蔣中正捍衛中華彪炳千秋(上)//www.tvsmo.com/b5/12/4/5/n3558380.html

破壞和平 中共率先發動內戰

抗戰勝利後,蔣中正發表《抗戰勝利告全國同胞書》宣示「建立三民主義新中國、推行民主憲政還政於民、實施軍隊國家化」三點建國方針,並基於國家人民最基本的福祉,為了避免內戰和利於戰後恢復民生和經濟建設,三次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而毛赴重慶前,中共中央軍委即已經下令劉伯承鄧小平所部共軍準備發動上黨戰役,以搶奪抗戰勝利果實。

日寇侵華國難期間,八路軍除了林彪所部在太原會戰中,在平型關伏擊了一支日軍運輸隊,殲敵數百人,彭德懷指揮「百團大戰」消滅了數百日軍,並因此被毛澤東批評「暴露我軍實力」外,中共一直保存實力,養精蓄銳,假抗日,真擴張,甚至屢次偷襲抗日國軍。至1945年,國軍僅陸軍已經傷亡321萬多名官兵,而中共已經從剛到延安時的1萬多人,發展壯大為120多萬野戰軍和200萬民兵,挾持1億多人口,全然不顧良知道義,搶奪抗戰勝利果實,以謊言和暴力推翻合法的中華民國政府,竊取中華江山。

在重慶「談判」的四十天內,毛澤東中共利用國統區的輿論自由和民主權力,許諾給人民以「自由民主」,騙取了大批所謂「愛國民主人士」和廣大民眾的支持同情。中共軍隊卻搶佔了300座縣城,劉伯承鄧小平在軍民中廣泛號召「打好上黨戰役,支援重慶談判」,殲滅上黨地區國軍3.5萬人。



1945年,蔣中正和毛澤東在重慶。(網絡圖片)



1945年10月10日,國共在重慶簽訂了「雙十協定」。(網絡視頻截圖)

毛澤東中共雖然在表面上簽訂了「雙十協定」,但是根本不守信義承諾,一邊顛倒黑白,大造輿論欺騙人民,造謠污衊蔣中正和國民政府「破壞和平」,一邊肆無忌憚地在各地發動內戰,搶奪地盤,在蘇聯紅軍的幫助下迅速搶佔了軍事戰略要地東北。

蘇軍把日本關東軍的軍火裝備提供給中共。據當時的報告,林彪共軍接受了「槍支十萬支,大炮數千門及彈藥、布匹糧食無數」。就在幾個月前,整個八路軍總共只有154門炮。使得林彪共軍從最初的6萬人轉瞬就發展到30萬,並佔領了長春、哈爾濱、齊齊哈爾等重要城市。

1946國共軍事驚天逆轉 被迫撤守台灣



1946年5月,國防部長白崇禧督戰指揮國軍在東北四平大敗林彪共軍,此後,國共雙方軍事驚天大逆轉。圖為白崇禧上將在東北督戰指導國軍。(網絡圖片)

抗戰甫一勝利,首任國防部長白崇禧便一再強調:「對中共問題,除武力外,別無解決辦法。」他向蔣中正鄭重建議,應乘抗日戰勝餘威,先將中共徹底剿滅,而後裁軍行憲,否則將給中共以可乘之機坐大。戰後急於從事經濟建設和推行民主憲政的蔣中正未予採納。(詳見【歷史今日】「戰神」白崇禧誕生護中華 //www.tvsmo.com/b5/12/3/18/n3543750.htm

1946年4月,國共雙方在東北戰略重鎮吉林省四平開始了第一次主力決戰。當戰事持久拉鋸不下,雙方攻守最激烈的時刻,5月17日,蔣中正派白崇禧飛赴東北督戰。「小諸葛」一到東北,便督戰指揮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所部孫立人新一軍、廖耀湘新六軍、陳明仁七十一軍,只用三天時間徹底攻克收復四平,將林彪十多萬共軍打得丟盔棄甲,傷亡數萬,林彪化妝成伙夫隨殘兵敗將狼狽逃竄到哈爾濱。

此時林彪共軍奄奄一息,正是徹底殲滅東北共軍的千載難逢良機。白崇禧不顧蔣中正的指示,下令國軍繼續乘勝追擊,自己立即飛返南京,向蔣當面解釋,並提出窮追猛打,一舉拿下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滿洲裡等重要城市,徹底剿滅東北共軍、並乘機揮師殲滅華北聶榮臻共軍的全盤計劃。他還向蔣提出,自己希望能繼續留在東北督戰或者乾脆直接指揮戰鬥。蔣中正沒有同意,而是下令白崇禧立即返回南京主持國防部事,不要再管東北戰事。

在此國共雙方生死存亡之關鍵時刻,將被滅頂的中共慌忙乞求和談,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受周恩來所蠱惑,八次上廬山對蔣中正施以高壓,蔣中正被迫宣佈東北停戰。

林彪殘兵敗將因此而得到喘息機會,死灰復燃。從此國共雙方軍事驚天大逆轉,最後東北和華北一併淪陷於林彪共軍。

此後,由於歷史上的複雜原因,「戰神」白崇禧被排斥。國防部潛伏共諜、作戰廳長郭汝瑰和參謀次長劉斐參與或直接制定了多項國軍剿共作戰計劃,將計劃提前密報中共,並誤導蔣中正和國防部做出錯誤判斷和決策,加上共諜策動國軍叛亂投共,中共又以人海戰術分割圍殲國軍,導致蔣中正戡亂剿共計劃不斷失敗。



1947年5月16日,抗日名將、國民黨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將軍在孟良崮捨身取義,殺身成仁,壯烈殉國。圖為張靈甫將軍(網絡圖片)



1947年5月,中共陳毅粟裕共軍數十萬兵力在十餘萬民兵和支前民工的支援下,圍攻堅守孟良崮的蔣中正王牌精銳整編74師。(網絡圖片)



數十萬共軍及數萬支前民夫已經對孟良崮山區完成了合圍,並從四面開始圍攻國軍精銳整編74師。 (網絡圖片)


陳毅粟裕共軍以人海戰術圍攻國軍整編74師。 (網絡圖片)

因為蔣中正當時無法建立舉國一致的戰爭動員體制,軍事失敗導致國家經濟形勢極度惡化,國統區物價迅速飛漲。而步步緊逼的中共卻在其控制下的「解放區」 許諾給農民以土地,發動軍民打內戰,在國統區煽動對蔣政府的不滿和仇恨,策動組織大規模所謂「要求民主、反對獨裁、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遊行示威,配合共軍的軍事進攻,顛覆推翻合法的國民政府。

蔣中正在4月發表了《和平絕望奮鬥到底》的文章,呼籲全國軍民要發揮一切力量,抵抗中共侵略、支持追求生存與自由的戰爭。他這樣描述毛澤東中共 「更確切的說,他的目的不是為了中國和平與民主,而是對於中國的侵略和征服,要把我一千二百萬方公里的領 土,造成第三次世界大戰之中共產國際的基地;要把我四億五千萬同胞,充當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砲灰;要把我中華民族五千年崇高優秀的歷史文化,摧毀無遺;要把我們中國以仁愛和平為本位的倫理,轉變為冷酷殘忍的鬥爭,參加國際的殘殺……」

但是,國內的軍事政治形勢依然急轉直下。

1949年,從4月22日百萬共軍渡過長江,南京淪陷起不足8個月的時間裡,國民政府被迫四遷其地,從南京到廣州,再到重慶和成都。1949年底,蔣中正協助中央政府機構遷移台灣後,飛往重慶、成都,指揮國軍與共軍再做最後的頑強抵抗。

1949年12月10日,共軍逼近成都,蔣中正含淚揮毫寫下「艱難革命成孤憤 揮劍長空淚縱橫」,與蔣經國乘飛機去台灣,永遠離開了他為之奮鬥幾十年的大陸中國。這是他一生中最悲壯痛苦的時刻,也是大陸人民更大災難的開始之時。

風雨飄搖之中 再挑歷史重擔



蔣中正書法。(網絡圖片)

國民黨敗退大陸之初,台灣孤島驟增200多萬軍民,經濟狀況迅速惡化,物價飛漲,物資奇缺,物質生活貧乏。而美國杜魯門政府又無意對蔣中正政府提供軍事防衛和經濟援助,台灣正出於風雨飄搖,人心惶惶的危難時刻。蔣中正唯有堅忍堅持,於1950年3月1日,在國大代表及各界人士勸進下復行視事,履行中華民國總統職權,再挑保衛中華民國的歷史重擔。

所幸6月韓戰爆發,中共派軍赴朝助打擊美軍,擴張共產勢力,美國政府才意識到中共的危害,於是恢復對中華民國政府軍事及經濟援助,並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中華民國自此轉危為安。

1952年4月28日,中華民國與日本簽訂中日和約,12月2日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為台灣建立了軍事安全保障。

土地改革 普及教育 發展經濟振興台灣



2012年1月18日,中華民國國史館18日舉辦《蔣中正總統五記》新書發表會,還原歷史,讓民眾認識蔣中正和中華民國歷史。(攝影:鍾元 / 大紀元)

蔣中正在台灣積極推動國民黨的改造與重建、土地改革以及地方自治。蔣中正在台灣推行「三七五減租」,改善租佃制度,「將公有土地移轉為現耕農民所有,「耕者有其田」徵收放領私有耕地,創設自耕農戶,促使台灣農村復興,並實施「平均地權」規定地價,照價徵稅,照價收買,漲價歸公,所得用來擴大社會福利建設,促使農村的人力和資本向城市中的工商業移動,實現了孫中山 「平均地權」的理想。台灣從此從計劃經濟轉向到市場經濟。

1951年,韓戰尚未爆發,美國已宣佈放棄台灣,台灣正處於風雨飄搖中。嚮往民主的蔣中正便以極大的勇氣和誠意開放選舉,實行地方自治,制定台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使各縣市以下各級政府首長與民意代表均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結果第一任的台中市市長是他本來最不願意看到的台灣本地人當選,但是蔣中正還是給予支持。最後國民黨政權並沒有被台灣本地人拿走,反而是本地人民對國民黨的信心增加 ,越來越多的本地人願意加入國民黨,才有了國民黨在台灣五十年的發展根基。

蔣中正在台灣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教育預算依照憲法規定,從不低於總預算15%。國家教育以儒家思想為主軸,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及禮義廉恥更是教育重點;擴展高等教育,建立完整職技教育體系,使台灣人力素質得以提升,成為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因此而造就了日後的台灣經濟奇跡。

蔣中正發展各項經濟建設,擴大社會福利建設:興建國民住宅,辦理低利貸款,鼓勵外資、私人投資。從解放農民、農業自給自足開始,沿著「以農養工」,然後重 點由農轉工,「加工出口」,發展「外向型經濟」,走向經濟騰飛。1963年,台灣工業產值首次超過農業。1968年增長率達到223%,居世界首位。 1975年蔣中正逝世時,台灣人均年收入己達到697美元,在整個亞洲中僅次於日本。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明居正說:「沒有蔣中正墊下基石,台灣就不會有今天的經濟成就、民主法治,因此,以『一代領袖』尊稱蔣中正,應非溢美之辭。」儘管最後的民主政治是蔣經國完成的。

仁義愛民 3次反對用原子彈反攻大陸

蔣中正撤退台灣後,一直念念不忘反攻大陸,曾制訂了多個反攻方案。但是,深受儒家和基督教影響的蔣中正仁義愛民,決不會為了奪回江山便不擇手段。1950年10月1日,中共毛澤東舉行週年慶典,國民黨空軍準備轟炸天安門,蔣中正在最後時刻取消轟炸:「我不能做項羽,英法聯軍」。

蔣中正還曾經三次反對美國用原子彈襲擊大陸。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的第二天,蔣中正立即召集會議,討論出兵援韓問題。蔣中正曾多次向美國表示,堅決支持韓戰。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宣稱,美國在積極考慮對入朝中共軍隊使用原子彈。蔣中正12月1日日記:「杜魯門與美國朝野主張對中共使用原子彈,應設法打破之。」

1954年10月20日,美國空軍部計劃處長提議,台灣方面可以向美國申請借用「原子武器」,他表態:「對反攻在國內戰場,如非萬不得已,亦不能使用此物。對於民心將有不利影響。」1968年12月,他對美國國務卿魯斯克說:「你們永遠不應設想以核武器對付中國。」

在大陸人民慘遭天災人禍時──54年大水災,58年毛澤東發動大躍進造成大饑荒,74年中越海戰等,都有人勸他趁機消滅中共,奪回江山。而蔣中正卻說:我的黎民在受苦,應該如何救民於水火之中,不能趁此時去反攻,否則不是仁義之士。

1969年,中共和蘇共在珍寶島發生軍事衝突,蘇聯派人與蔣聯絡。蔣起初雖有點動心,但他考慮後表示,蘇俄對我中華絕無好心,他不願做吳三桂,做蘇俄的馬前卒。

從1924年開始,蔣中正就在日記中開始比較共產黨與國民黨的巨大差別,他說,第一,共產黨反對私有財產,國民黨保護私有財產;第二,共產黨要階級鬥爭,國民黨要階級合作;第三,共產黨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國民黨代表全部民眾、各階層的利益;第四,共產黨講的是仇恨,我們儒家講的是忍,耶穌基督講的是愛。如果仁愛可以把我們的國家推行的很好,為什麼要用仇恨呢?同樣可以建設國家,我們願意仁愛,不要仇恨。

蔣中正:中華文化無人可以毀滅

蔣中正畢生信奉崇尚中華傳統文化,保護文物,愛惜人才。

從1931年九一八日寇侵華到1949年大陸淪陷,在長達十五年的時間裡,蔣中正國民政府把65萬件中華珍貴文物輾轉南遷,翻越秦嶺,渡過長江,存到四川,然後再從四川運到南京,再從南京裝船運到台灣,保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沒有損失一件,沒有損毀一件。而中共竊國後,把中華文化和文物毀滅殆盡。

為了不使當時國內卓有成就的傑出知識分子淪於中共統治,1948 年12月初,在國軍節節失利的困難情況下,蔣中正下令教育部代理部長陳雪屏由南京緊急飛往北平,由傅斯年、陳雪屏與蔣經國三人組成小組,負責謀劃操作「搶救大陸學人」往台灣。

然而,當時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的81位院士中,有60餘位院士眷戀故土,又對中共抱有希望和幻想,拒絕跟隨蔣中正赴台。蔣中正親自指派的飛機冒著共軍的炮火飛抵北平,在南苑機場等候了兩天時間,才有胡適、毛子水、錢思亮、英千里、張佛泉等少數著名教授登機,大部分機艙座位都被空閒著。

結果,大批知識分子均在中共歷次發動的政治運動中遭到迫害,一代大師陳寅恪、曾國藩侄重孫曾昭掄夫婦、胡適幼子胡思杜等人慘死。

早在1927年,蔣中正便在南京慶祝建都大會上發表《建都南京告全國同胞書》警醒國人關於中共的邪惡。他說 「不是因為共產黨的罪惡沒有暴露,乃是因為神 經麻木的中國民眾不受到十八層地獄的痛苦,不會覺醒的。」 「但是我想中國人一定不會麻木到如此,共產黨在湖南、湖北還沒有實行他的政策百 分之一,大家已經覺得不能聊生;在上海、杭州還沒有實行千分之一,大家是已經提心吊膽,疾首痛心。廣東、福建各處工人農民告苦的函電,已經雪片飛來,大家難道真是麻木到頭殺下來才想起叫痛嗎?」

蔣中正畢生維護與發揚傳統中華文化,他在台灣主持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1970年11月12日,蔣中正在台灣陽明山中山樓發表演講「中華文化無人可以毀滅 中共獸性不相容」。他說:

一、我们中华文化,就是一种由内发扬到外的道德文化。

二、我们中华文化,以合外内之道,致时措之宜的文化,而亦为世界创造了精神 文明的价值标准。

三、大陆奸匪毛贼的罪恶兽性,乃是和我们三民主义中华文化内圣外王的道统,绝不相容的。

四、中华文化是无人可以毁灭的,我们文化复兴运动,就是要“提醒天下之人心”、“从打击中恢复起来”。

五、人人要做反共倒毛的革命先锋,人人要做文化复兴的前导。一齐来巩固德性,发挥潜能,以实现三民主义新中国的理想。



(視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1970年11月12日在台灣陽明山中山樓的演講:中華文化無人可以毀滅 中共獸性不相容

至死不忘三民主義 光復大陸河山

蔣中正自退守台灣,一直念念不忘反攻大陸,用三民主義光復大陸的中華河山。他矢言建設台灣為「三民主義模範省」和「反共復國的自由基地」。

1969年9月16日,蔣中正在陽明山遭遇車禍,身體狀況自此大為衰退。1972年,他在自己最後的日記中說:「此為最黑暗之時期,但余對光復大陸之信心,毫不動搖,且有增無已,因確信上帝與真理和我同在也。」

1975年,他於病中手書「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生死於度外」。4月5日,台北本來是風和日麗,清明節午夜近12時,突然風雨交加,雷電大作,台灣人經歷了從未有過的暴風雨,蔣中正因突發性心臟病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整個台灣陷入悲痛之中。

蔣中正戎馬一生,抗日剿共,畢生奉獻中華,為護衛中華民族嘔心瀝血。退守臺灣之後,被中共污蔑為「獨夫民賊」和「人民公敵」,其名譽與品德長期被大陸民眾所誤解。天理昭昭,全中國人民應該還給他一個公道。

在此清明節,讓我們一起來緬懷紀念這位中華民族史上千年難得一遇的民族英雄!

這正是:

追隨國父始興兵,建造黃埔鑄精英。

北伐東征國一統,彈雨槍林仍從容。

慧眼看穿赤匪禍,清黨剿賊四方寧。

西安事變毀大計,千古罪人張漢卿。

以弱抵強擊倭寇,血濺山河天地驚。

含辛忍辱不怯戰,炮火硝煙伴征程。

天幸日寇氣數短,國門有難匪勢洶。

共諜鑽進統帥部,百萬精兵消無蹤。

英雄悵然辭故國,痛失大陸氣塞胸。

毛賊竊國人遭難,冤魂千萬血旗紅。

國人懷念蔣中正,心慈仁厚君子風。

青史只留正氣漢,不以成敗論英雄。

王師光復大陸日,吉報飛天告蔣公。

(蔣中正領導全國軍民英勇抗戰視頻回顧如下)



(視頻:1945年10月10日,日軍在北平太和殿前投降,首任國防部長、抗日持久戰最高戰略制定者、國軍多場重大戰役策劃部署指揮者白崇禧上將親臨現場監督。北平十萬餘民眾激動高呼「中華民國萬歲」、「中國萬歲」、「蔣委員長萬歲」。)



(視頻:不朽的光榮—— 偉大的中國衛國戰爭: 1945年8月,蔣中正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採用白崇禧上將率先提出的抗日持久戰戰略,歷時14年艱苦卓絕浴­血抗戰,終於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中國人民迎來了近­代歷史上最偉大與榮耀的時刻。)



(視頻:歷史記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19) 中期抗戰 ——內憂外患 蔣中正不屈不撓 支撐中華 )



(視頻:歷史記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26 —— 重慶精神 蔣中正不屈不撓 砥柱中流



(視頻:歷史記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14)—— 血戰台兒莊 1938年,蔣介石親臨視察戰火紛飛的第五戰區後,特意留下副參謀總長白崇禧為李宗仁出謀劃策,將萬餘日軍誘入重圍之後聚殲。台兒莊戰役是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遭受的首次大敗,粉碎了自「盧溝橋事變」以來「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一掃因上海南京等地淪陷而籠罩在全國的悲觀情緒,極大地鼓舞振奮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到底的信心。)



(視頻:歷史記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23)在北風中出擊 ——1939年,日機猛烈轟炸中國各主要城市,災民遍野,連蔣中正的故鄉浙江奉化溪口鎮都被炸得片瓦無存。軍委會副參謀總長白崇禧上將分析中日雙方形勢,提出克敵制勝之道,獲蔣中正採納,成為國軍對日作戰指導方針。國軍隨即發動兩場轟轟烈烈的冬季攻勢,中日兩軍之最精銳部隊在崑崙關決戰,白崇禧統帥指揮杜聿明、戴安瀾、邱清泉等國軍兩度重挫消滅日軍精銳,包括日寇「鋼軍」,取得了抗戰以來首場攻堅戰的勝利——崑崙關攻堅戰大捷。)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