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4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節編譯報導)美國一對雙胞胎的弟弟傑米原本被醫生宣告死亡,於是護士將此嬰孩放在他母親的懷中,讓他們做最後的道別。五分鐘後,嬰孩的身體似乎出現了生命的跡象,當時醫生表示或許只是迴光返照的現象,但寶寶的母親仍不放棄,持續將他抱在懷中,並餵予母乳,結果寶寶真的活過來了。
《今日美國報》報導,這位幸運的媽媽凱蒂.歐格說:「我們感到很幸運。」,「我們是全世界運氣最好的人。」她還說:「之後半年期間,我仍然持續不斷的給予他懷抱與呵護,即使我們已做了最壞的心理準備,或許隨時可能失去他,但我們從不放棄且珍惜和他相處的每一時刻。」
近期,他們夫婦迎接了第三胎的到來,同樣為早產兒,而且出生體重超過10磅,比他的雙胞胎兄姐超出四倍之多。
歐格一家人的故事,又成為「袋鼠式護理」(kangaroo care,以肌膚接觸的方式,懷抱新生兒)的又一次驗證實例。
新生兒在與母親做直接肌膚相觸的擁抱時,嬰孩體內會產生所謂的「擁抱激素」(cuddle hormone),這種激素(或荷爾蒙)不但影響著新生兒大腦的多個領域,也會使他們的心臟跳動和呼吸變得更加規律。
美國蒙特利爾的麥吉爾大學護理學院研究部主任約翰斯頓(Celeste Johnston)表示,袋鼠式護理有助於減輕早產兒和足月嬰兒所可能出現的生理疼痛。他的嬰兒試驗對象中還包括了僅懷孕28週就出生的早產兒。
他發現,懷抱嬰兒的時間不一定非得很長,即使只有15分鐘,仍能幫助嬰孩有效減少疼痛感。另外,護理研究員史蓓也指出,眾多的研究皆證明了,無論是對一般嬰兒或早產兒,都是相當具有益處的。
護理研究員露婷(Susan Ludington)是美國第一率先提倡「袋鼠式護理」的人,但她提醒說「千萬別一味指望那是使人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她同時也是克利夫蘭的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大學教授,兒科護理專業。
不過她也表示,2005年時即有研究指出,給予嬰孩輕柔呵護的身體按摩,確實會使嬰孩感到相當的身心愉悅。
歐格一家人的故事引起了國際媒體的關注,並向大眾大力推廣即所謂的「袋鼠式護理」。雖已有不少證據顯示它的益處,但許多醫院並未公開鼓勵,甚至不被允許。
在費城兒童醫院(Children’s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任職的露婷和史蓓皆表示,對護理相關知識的不瞭解以及擔心移動是否對新生兒會造成身體的傷害,是醫院至今尚未普遍實施的主要原因。露婷說,最大的原因是醫生們並不懂,因為他們並不瞭解相關的護理知識。
史蓓說,主要是因為剛出生的嬰兒的身體相當弱小且脆弱,所以大多數醫院都會把新生兒先特別放置到「新生兒加護病房」(NICUs),在那兒醫護人員並會幫他們插上管線與機器照料並且小心看護著。
世界各地的「新生兒加護病房」普遍都有提供教學示範影片,讓初為父母的夫妻懂得該如何更加謹慎的懷抱嬰孩的方式。不過,似乎即使是護理人員也不能否定,與嬰兒相擁時的那份感動,不僅讓人忍不住落淚,同時也讓人切身體會到了為人父母的這份心情。
而歐格一家人之所以選擇與大眾公開分享他們的故事,目的只是為了鼓勵全天下的父母親們:父母所給予寶寶的愛,有時力量可大到讓生命出現奇蹟。
(責任編輯:張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