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情並重 古夫妻
傳統文化中,夫妻之間除了愛情,更有一份彼此關懷的責任感,「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是不離不棄的兩性依屬,也是對緣分的珍惜。
在離婚率普遍攀升的年代,閱讀古代夫妻相處的小故事,其情中有恩,恩中帶情的關係,細細品味,備感淳厚。
故事一:流亡公子重耳之妻
春秋時重耳(後為晉文公)要逃離晉國,對他妻子說:「等我二十五年不回來,你就可以嫁給別人。」妻子對他說:「等上二十五年啊,我墓上的柏樹都已長大了。儘管如此,我仍舊會等你。」
故事二:許允新婦智賢明馴夫
三國魏人許允與阮衛尉的女兒舉行婚禮,由於新娘子長得醜,婚禮儀式結束後,許允找了各種藉口不願進洞房,家人也為此事而擔憂。這時候剛好大司農桓範來訪,許允就在外面陪他聊天話舊。
桓範勸說許允:「阮家會把他們家的女兒嫁給你,想必新娘子一定有過人之處,你應該好好觀察一下。」
許允心不甘情不願地進了洞房,等打開面紗見了妻子的容貌後,許允心情低落得想即刻奪門而出。妻子知道許允如果現在出了洞房,就絕不會再進這個房間了,於是趕緊抓住許允的衣襟。許允不屑地的對妻子說:「婦女應有的四德(婦言、婦德、婦容、婦工),你具備哪幾樣呢?」妻子說:「這四德當中,我所缺乏的也只是姣好容貌而已。但是,讀書人應有許多良好的品行,您又具備了幾樣呢?」
許允說:「全都具備。」妻子說:「是嗎?讀書人的所有良好品行當中,以『德行』最為重要,那麼你喜歡美色而不喜歡德行,怎麼能說全都具備呢?」許允聽妻子說了這番道理之後,知道她是個賢明之人,再不敢瞧不起妻子,兩人相敬如賓、互敬互愛。
故事三:劉庭式不棄盲妻
北宋時期有一位儒生,他的名字叫劉庭式,字德之。是齊州(今山東一帶)人。考取了進士以後,在密州擔任通判官。當時的蘇東坡,就是這裏的刺史。蘇東坡很賞識、敬重他的人品。
劉庭式在沒有考取進士之前,曾經認識本鄉里的一位民家女子,並約定了婚姻關係,只是還沒有付送聘金。
後來,劉庭式當了進士,做了官,又得到名人的賞識,看來是前途遠大、鵬程萬里。可是那位女子,卻因生了一場大病,兩眼全失明了。女子的家庭是種田人,家境貧寒,也就不敢再向劉家提起這門親事。
朋友中,有人勸劉庭式,對他講:「那位女人已經瞎了,你為了自己的前程和未來的家庭,就另行擇親吧。如果你一定要和那家結親,就娶她的妹妹好了。」劉庭式回答說:「我當年同她訂立婚約時,已經把心許給她了。她現在眼睛瞎了,但是她的心還是好的。我若是違背當初的心願,我的心倒是變壞了。再說:人人都會變得年老,妻子年老色衰時,我們也不能更換年輕美貌的女子吧?人得守誠信,不能變心。」
就這樣,他們二人結婚了。婚後,劉庭式盡量照顧好這位雙目失明的妻子,夫妻和睦相處,很是恩愛,還先後生育了幾個孩子。
--轉載自《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