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4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時曉萍芬蘭報導)以暢銷小說《清洗》聞名於世的芬蘭新銳女作家索菲•奧克撒寧(Sofi Oksanen)近日又一次敢為天下先——在芬蘭第一次出版歷史上的禁書,前蘇聯文學巨匠索爾仁尼琴的諾貝爾獎獲獎作品《古拉格群島》。
4月12日,索菲在赫爾辛基市中心的Orion電影院為她自己的Silberfeldt出版社舉行了芬蘭語《古拉格群島》的首次出版發行儀式。參加儀式的還有古拉格研究學者甘比寧(Jukka Kemppinen)、古拉格受害者的兒子西門寧(Jari Simonen)等各界人士和百餘名讀者。會上除舉辦了研討會及簽名售書活動外,還給讀者觀摩了拍攝於1988年的古拉格記錄片。
《古拉格群島》是蘇聯作家索爾仁尼琴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及對270名倖存者採訪後著成的紀實性文學作品,1970年這本書榮獲了諾貝爾文學獎。「古拉格」一詞,是「勞動改造營管理總局」的縮寫音譯,是蘇聯勞改制度的象徵。作者將其比喻為「群島」,意在指出這種制度已經滲透到蘇聯政治生活的每個領域,像島嶼一樣遍佈在被喻作海洋的前蘇聯。書中以翔實的第一手資料控訴了蘇聯共產主義極權統治下的勞教勞改營對無辜的好人的摧殘和殺戮,書中描述的共產黨各種整人的酷刑以及在那種環境下人性的扭曲讓人讀後無不震驚嗟歎。索爾仁尼琴因為這本書被蘇聯當局驅逐出境,「古拉格」一詞由此成了蘇聯及共產黨社會勞改系統的象徵。有讀者稱「這是一本值得一輩子去讀的書」。
曲折的出版歷程
然而,就是這樣一本全世界的暢銷書,卻一直沒有能在芬蘭本土出版過,儘管很多芬蘭人當年也被送進古拉格慘遭迫害。索菲在研討會期間向記者介紹了《古拉格群島》在芬蘭的出版歷程。
她說,這本書的芬蘭語版本曾經被瑞典的出版商出版過,但是芬蘭出版商害怕在芬蘭本土出版,因為在冷戰時期,當時的總理不允許出版此書,這本書成了一本禁書;另外很多出版商在前蘇聯有生意關係,他們不想妨礙他們的利益,芬蘭人害怕對抗前蘇聯可能帶來的後果;其實芬蘭的出版商以前也曾出版過索爾仁尼琴的作品,可那些作品都是以小說的形式出現的,所以人們會以為那些都是編出來的,但是《古拉格群島》不是小說,所以一直沒有人敢於出版。
索菲說:「我再也沒有耐心來等待這種冷戰陰影的結束了,所以我就自己來出版吧。」
對芬蘭言論自由的批評
索菲認為,芬蘭社會目前雖然已經享有了言論自由,但是這種自由還處於幼嫩時期,因為從上個世紀冷戰期間遺留下來的氣氛還存在著。「我花了很長時間來等待這本書,我很奇怪,冷戰過去這麼長時間了,蘇聯已經不存在了,我們為甚麼還生活在自我審查的氣氛中?這種自我審查心理還存在於芬蘭社會中,我花費了很長時間來等待正式的答覆。」
她覺得,出版商不僅要關心書的市場,更要關心對自己文化的繼承。「《古拉格群島》也是芬蘭歷史的一部份,很多芬蘭人也死於古拉格,索爾仁尼琴不僅揭開了前蘇聯封閉的歷史,其實這也是芬蘭封閉的歷史,這是很多芬蘭人所遭受的大屠殺,因為很多芬蘭人也被迫害死了,我就奇怪為甚麼芬蘭不出版古拉格,因為這裡是古拉格文學的母親啊。」
「人權和言論自由是普世價值」
索菲說,她之所以一再著書和出版這一類嚴肅的文學作品,是因為她認為,在當今世界上還有些地區和國家仍然存在著古拉格,而地球村的人們要關注這個現象。
「我們必須認清古拉格這個「勞動改造」體系和它的所謂的結構,以便能夠譴責它,因為在有些國家這些勞教營還存在著,在這些勞教營存在的周邊的國家和人們要關注它們,人權和言論自由是普世價值,如果有些人不尊重人權,那麼其他人就要來關注人權。同時,芬蘭有很長的自我審查的歷史,為了盡早剷除這個自我審查的習慣,我們需要知道古拉格的結構和迫害的體制。」
古拉格研究學者、法律教授甘比寧是最早試圖在芬蘭出版此書的學者之一。他對記者表示,他很高興看到很多人真的想感受和認識古拉格的故事,因為這不僅僅是批判共產主義的作品,也是關於千百萬人,其中也包括芬蘭人,的歷史和人性的故事。「是讓芬蘭人用自己的語言讀這本書的時候了。」,他引用蘇聯文學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話說:「你必須要尊重人,必須給人一些自由,如果你不給,你自己就會遭難,因為長時間的高壓強制必將使你付出昂貴的代價。」
芬蘭女小說家索菲•奧克撒寧曾以描述前蘇聯斯大林統治時期愛沙尼亞兩代婦女的故事之小說《清洗》獲得芬蘭國家文學獎及北歐理事會文學獎,該書被翻譯成四十餘種文字。根據該小說改編的歌劇本月下旬將在芬蘭國家歌劇院上演。索菲已經成為芬蘭最受歡迎的小說家之一。
(責任編輯 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