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輪社人才濟濟 公益服務有活力
【大紀元2012年04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予善台灣台北報導)扶輪社是個國際性的公益組織,每年做公益服務深入社會各個角落,很多社員都是在公司擔任董事長、總經理、經理等職務的主管,所以在扶輪社裡可說是人才濟濟,而且事業有成之後回饋社會,參與公益活動也樂在其中,體會到施比受更有福,在服務過程中也充滿活力。
位於大台北的國際扶輪3480地區今年度總監胡俊弘,目前擔任台北醫學大學拇山綠杏講座教授,以及美國史丹佛大學臨床教授、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北仁悅皮膚科診所所長,也曾擔任台北醫學大學校長、史丹佛大學醫學中心臨床皮膚科主任等,是國際著名的皮膚科醫師,在工作之餘,也不忘回饋社會做公益服務。
胡總監談到,參加扶輪社的緣份,是在二十年前從美國回來之後,有幸加入台北西區扶輪社,剛開始時擔任台北醫學大學校長,忙於工作對扶輪社還不是很深入瞭解,等到擔任社長時才將視野擴大,有機會參與更多公益服務,收穫也越來越多,尤其被提名擔任總監時,更感受到國際扶輪有完整的教育訓練,以及國際性的交流學習,從中獲益良多。
擔任總監後,在3480地區就有上百個扶輪社,發現每個社都很有能力獨立辦許多公益活動,當然更多社聯合起來就更有力量,所以他覺得擔任總監就如同棒球隊教練的角色,讓每個社都能盡量發揮,整體就形成很大的力量。從中也感受到在一首扶輪歌曲中所唱「什麼人才都在這裡」,發現扶輪社真是人才濟濟,很多都是社會菁英,工作之餘還願意來做服務,讓人感佩。
談到加入扶輪社的收穫,胡總監說從認識許多好友開始,尤其擔任總監時認識更多人,光3480地區的扶輪社友就有三千多位,而在大家一起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做的都是沒有報酬的公益服務,看到大家樂在其中而且無怨無尤,打從心裡佩服這些社友的熱情與活力。從參與過程中也學習到很多東西,也有很多寶貴的經驗,體會到很多哲理及遇到很多令人感動的事,也讓自己的人生過更加豐富精彩。
扶輪社是跨政治、宗教的社團,且相當重視生活、家庭、職業、團隊,所以扶輪社的根基很紮實,執行力強且做事有效率,也有很好的教育訓練系統。胡總監說扶輪社早期有點貴族化,現在比較中產階級化,社友在事業有成之後想要回饋社會做公益,自己做不如大家一起做,所以大家就聚在一起,胡總監也提出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社會責任,認為不管企業或公民都有責任為這個社會做些服務,也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今年度即將舉辦扶輪的地區年會,胡總監提到今年有很多個扶輪社出版書輯以及將演講精華匯集成冊,讓好的作品保留下來也對社會有幫助,所以特別頒發「扶輪著作論述獎」以鼓勵他們的用心。包括台北延平扶輪社出版有關鑑識科學的『見識鑑識』書、西門扶輪社出版『心靈講座及實踐專書』、艋舺扶輪社出版『艋舺千帆再起』的介紹書、雙連扶輪社社長以國際扶輪3480地區自行車隊為例寫入碩士論文『服務創新策略在公益活動之應用』,以及台北西區扶輪社助印扶輪知識小冊子等。
國際扶輪3480地區每年都有數百項的公益服務,不但在國內每年持續有各種助弱扶貧的服務計劃,也跨國到海外做國際援助服務,且積極培育青少年。今年度還特別舉辦扶輪高峰論談、扶輪和平與文化講座、青年職業規劃與展望講座、『減碳愛地球、永續新生活 』愛心園遊會活動、婦女節關懷婦女活動、捐贈電動代步車,以及『送書到原鄉,鐵騎傳溫暖』活動,贈送圖書至偏遠部落等,為社會貢獻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