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4日報導】志工系列報導-尼泊爾國際志工3(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市14日電)從日常課輔到國際志工,清大學生王筱芳把志工當成一種習慣,她認為,志工是敲門磚,讓她發現身邊有那麼多種人,重新思考公平,也重新認識「課本裡沒有教的世界」。
大學期間,王筱芳就是課輔志工,利用課餘協助隔代教養的孩子。小時候家住高雄偏遠鄉區的她,國中離家到市區讀書,第1次考試竟只拿到9分的爛成績,還好同學的幫忙讓她克服困難,英文突飛猛進,也深深感受被人幫助的感動。
研究所考進清大,王筱芳想趁最後一年暑假做點什麼,剛好國際志工團招募,雖然對尼泊爾的認識只停留在「是個爬山的地方」,但她還是在結束論文口試後2天,就趕著飛往尼泊爾,初次造訪的景象,讓她深感震撼。
「所謂赤貧、家徒四壁,就這麼赤裸裸地呈現在眼前」,王筱芳說,當地生活貧困,曾有同行者質疑「他們為何不坐椅子?」,問題是,這些人家裡真的是連椅子都沒有。而這裡的醫療資源短缺,義診1週要看上千個病人,很多傷口惡劣的情形讓醫生看了都深深感慨。
「人真的生而平等嗎?」王筱芳說,尼泊爾的感受太過強烈,一幕幕永生難忘的畫面,讓她不斷反思。返台後,生活回到常軌,但她總想著希望能做點什麼,原本,只打算將經驗傳承給學弟妹,但因為急缺領隊,唸博士班的她義無反顧披掛上陣,就這麼去了7趟。
從團員到領隊,思考角度不同,經驗的累積,更讓她有不一樣的關注。「當地沒有那麼好的物資,小朋友看到大家有相機、有電腦,心裡的衝擊會是如何?」「志工老師來了又走,當地孩子有何感受?」
王筱芳說,投入愈久,發現問題愈多,情感的羈絆、資源分配的多寡,讓她警覺,雖是助人,卻也要謹慎負面影響,「我們無法做太多承諾,因為承諾了就一定要做到」。
面對當地許多亟待協助的孩子,王筱芳常陷入天人交戰。曾經碰到一個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雖然以台灣的醫療資源,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但當地沒有醫生,必須送到國外開刀,經費相當龐大,而志工團只募得藥物費用,勉強可以讓這孩子維持幾年生命。
「我們不是神,只能做人可以做的事,但就是要有人去做」,王筱芳感慨。
從化學系一路唸到材料所博士班,理工訓練讓王筱芳習慣一切都有答案,但志工經驗卻讓她對生命有了不同感受,她開始思考公平、人權、民主等議題,「很多事都找不到答案」。
「雖然是志工服務,但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王筱芳說,雖然不一定會持續前往尼泊爾,但她已把志工當成一種習慣,每週還是會抽幾小時參與邊緣少年的課輔。她認為,不管再忙,1週抽一點時間怎會不可能?「如果不做,就會忘記那份支持你做下去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