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審制 台學者民間持保留態度
【大紀元4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意涵台北13日電)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峰正今天說,司法院推動觀審制不遺餘力,但觀審制正當性、妥適性有待商榷;司法院則表示,推動人民觀審過程相當穩健,是目前社會最能接受的制度。
台大公共論壇「人民觀審制度」下午在台大舉行,司法院副院長蘇永欽、法務部檢察司司長朱坤茂、台北律師公會律師羅秉成、民間司改會執行長林峰正及台大法律學院副院長王兆鵬等人出席。
蘇永欽致詞時表示,若透過人民觀審制,人民參與開庭與評議,對於事實認定、法律適用和最後的量刑,都可表達並形成多數意見且有實質影響力;但讓有法律專業、受紀律約束的法官作最後把關,即可能保留參審大部分的好處,消除大部分的疑慮。
朱坤茂表示,性侵害案件、危害民生犯罪案件、重大經濟和貪瀆案件等,都是民眾關注的案件,但人民觀審試行條例草案卻均予排除,或以司法院命令讓法院保留選擇與否的決定權,不免過於任意性。
朱坤茂指出,日本實施「裁判員制度」前,花了10年準備才敢推動,司法院卻只準備1年就要試行觀審制,他對目前人民觀審試行條例的成效持高度保留。他認為司法院要做民意調查,公開、透明,選樣須具代表性,才能讓社會大眾信服。
林峰正表示,司法院雖推動觀審制不遺餘力,但其正當性、妥適性都有待商榷。此外,過程中欠缺與人民對話,但這卻是新制度能否成功推動的最重要關鍵。
王兆鵬指出,觀審制度再好,再適合台灣,但因決策者非多元、過程不透明,這樣的司法改革並非「全民」的司法改革。他認為應由立法院或總統府下重新成立一個超然、客觀、官方人數居少數的委員會,再審慎謀議。
蘇永欽強調,司法院推動人民觀審過程相當穩健,從去年初開始,除了召開制度研議委員會評估,也委託客觀的學術機構進行全國民調,確定人民觀審是目前社會最能接受的制度。
他指出,今年二月起,司法院在士林及嘉義地方院都持續舉辦模擬法庭,希望從實作中找問題、解決問題。雖然有人覺得人民觀審制度走得太快,也有人希望更往前走一點,司法院作為主政者都持平以對,會盡力以對話化解誤解,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