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享受固然重要,但是,對老人家來說,子女是否願意傾聽他們的心聲,關懷他們的哀怒,或分享他們的喜樂才是更重要的事情。物質供給充裕不等於就是孝順,子女真正發自內心的噓寒問暖才能讓老人家感受到親情與愛……
90歲的程奶奶,年輕時就開始接工程標案來做,一直工作到70歲才退休。原本身體不怎麼硬朗的她,常年在工地奔波,爬上爬下之後,倒是練就了一副好體格,90歲爬起樓梯,臉不紅氣不喘,一點也不輸年輕人。
程奶奶育有五子一女,她跟著大兒子一家一起生活。除了小兒子住在對門外,其他子女散居各地。大兒子生性木訥,在家常常盯著電視看,很少開口跟程奶奶聊天或做其他互動。小兒子生性比較活潑,但雖然住在對面,卻像大禹治水一樣,過家門而不入。程奶奶整天盼著小兒子來跟她聊天談心,盼呀盼地,盼到兒子偶爾送水果來,馬上又神龍見首不見尾地閃人。
「唉!你叔叔也真是的,連一分鐘都不肯多待。」程奶奶忍不住對比較親近的孫女抱怨。程奶奶想找小兒子說話,但小兒子忙得很。平常除了工作以外,假日也沒得閒,一個月帶老婆回娘家2~3次,不然就是夫妻倆一起出遊,總之就是沒空聽程奶奶懷舊憶往,每次程奶奶提起「以前怎麼樣怎麼樣」的豐功偉業時,程奶奶的小兒子就一臉不耐煩地找藉口開溜。
老人家外出活動少,朋友也所剩無幾,要他們學新東西、接受新觀念其實也很勉強,所以守著一生回憶,念舊懷舊那是當然的。不是有研究指出「懷舊治療」對失智症有療效嗎?或許程奶奶拜緬懷過去、愛談往事所賜 ,才能活到90歲還保持耳聰目明的狀況(笑)。
「叔叔以為給錢,讓奶奶不缺物質享受,就是孝順。其實奶奶渴望的不是錢、不是物質。」程奶奶的孫女無耐地表示:「奶奶只是希望有人聽她說話,有人陪著她、關心她,讓她不會覺得寂寞、沒人要而已。」
有些老人活動量一直很大,即使七老八十,還到處趴趴走,拜訪朋友、旅遊或享受美食。有些可能求知慾比較強,喜歡學習新知、適應新科技產品,上YouTube、臉書、推特等網站比誰都勤快,3C產品也可能玩得嚇嚇叫,但,大多數老人並沒有這麼活躍,可能受限於行動不便或身體擾人的毛病,如頻尿問題,而不得不宅在家裡。
一旦宅在家裡,就得面對空巢問題──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一屋子空蕩蕩,寂寞難耐在所難免。老人家要的不多,忙碌的子女只需撥一點時間陪他們吃飯、聊聊天或看看電視就夠了。
錢不能代表一切,重要的是體貼與心意,程奶奶的孫女感慨地說:「如果叔叔肯把到岳母家或出去玩的時間分一點給奶奶,我想奶奶一定會非常開心、非常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