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甄選不利弱勢生 應從技術面檢討
【大紀元2012年03月07日訊】(據中廣新聞陳映竹報導)三月份,又到了甄選入學的季節。 日前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一席話「現在換我甄選入學,我也考不上」,再次掀起多元入學等於多錢入學、不利弱勢學生的老問題。
楊泮池的觀點是,甄選制度對高社經學生較有利,從自傳的包裝、面試的應對進退,因此堅持保留七成名額,給指考分發的考生,讓弱勢孩子也能成為台灣社會的醫事人才。
這番話乍看之下有些道理,但深究其中,難道台大師長在甄選面試時,只注重自傳包裝或是面試技巧嗎?無法從自傳了解學生社經地位,分配名額給弱勢學生?任何考試都有公平和不公平之處,弱勢學生在很多部分都處於劣勢,就算是看似公平的聯考,有錢補習的學生還是比較有利,更何況當年就是為了減輕考生壓力,才設計出多元入學管道,讓學生有不同方式進入理想大學。
甄選入學開出七成的清大,教務長陳信文表示,社經地位高的學生原本就具有優勢,因此十多年前才將聯考制度改為申請制度,並強調會維持七成的甄選比例。弱勢學生只要學測成績達到門檻,參加清大甄選入學可免報名費,還有交通費及住宿補助,降低因為經濟因素而無法錄取的機率。
陽明大學醫學系今年核定招生一百二十名學生,其中超過六成、七十四名藉由甄選管道,比台大的兩成高出許多。副校長許萬枝直言,「我們不是只看學生彈鋼琴或參加課外競賽的成績,招收的學生來自各種社經地位家庭。」
許萬枝指出,校方追蹤發現,甄選入學的學生,學習比較穩定,反倒是指考收到的學生,問題比較多!
傳統聯考用分數選填志願,學生通常忽略自身興趣性向,多元入學基本用意是讓學生能適性選擇,大學招收到合適人才,不可否認的,甄選入學制度設計有缺失,包括花費高出許多,被貼上多錢入學的負面標籤,補習現象並未停歇,第二階段的口試和或資料審查,評分主觀等。但技術性問題應該從技術去探討,如果走回聯考回頭路,又怎麼期待十二年國教成功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