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國的背後―

連載:中國社會道德危機之緊急救援(6)

社會冷血道德缺失之深刻反思和社會道德心理學研究

道德心理學研究所 文道 博士

人氣 6

聖者曰「人無德,天災人禍。地無德,萬物凋落。天無道,地裂天崩,蒼穹盡空。」

「人類不遵守人的道德規範──社會將大亂不治,天災人禍。」

§3.2 道德心理學及社會道德心理的研究

人及人類社會本來的先天道德特性是善良和諧的。其多寡優劣,由人之前世道德修為與德行操守的積累而來,由社會前期群體道德素質延續而來。經後天內化Internalization(學習、教養、教育、修煉等)而再現而昇華,受後天負面因素影響而敗壞而喪失,故而有不同道德水準之個體道德表達和社會道德表達。道德如同人的遺傳基因一樣,世代相傳;也如輪迴轉世一樣,福德罪孽,因果承傳;但在今世中因客觀環境與社會因素而有不同表達、演化、進化或者變異。我們在本章的§3.4節(道德心理過程中道德價值觀的決定性作用及其八大因素)中將闡述道德的基因學研究。

道德心理學就是研究社會的個體和群體在一定的社會背景、制度、意識形態、宗教信仰、文化活動和政治經濟活動中,道德價值觀和道德認知行為如何受到各種後天因素的影響而變化、維繫與變異、歸正與扭曲、昇華與敗壞的道德心理現象、道德的心理過程、心理判斷、心理情感、心理認知、心理行為、心理教育的學問。

道德心理學有許多流派分支,理論和研究方法和研究側面各不相同。本書重點探討中國社會的道德心理學問題。道德心理的現象和價值觀念的形成,離不開社會因素的影響,必然介入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所以,我們這裡講的道德心理學的研究,實際是以個體和群體的道德心理行為現象為研究對象,研究一定社會形態、社會環境、社會制度、社會意識形態中形成的道德心理行為特徵及其成因與規律,以幫助理解社會群體與個體的健康道德心理行為和道德心理行為偏差及其成因,並結合相關領域共同尋求良性社會意識形態、社會活動和社會環境以導正和救治社會群體和個體的道德心理行為偏差。

§3.3 雷斯特道德心理四過程模式及其應用

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以來,美國心理學家雷斯特為代表的明尼蘇達大學道德心理學者們展開了大量的道德心理學研究,促進了當代道德心理研究領域的重大進展;八十年代初雷斯特提出道德心理模型(Rest’s Model of Moral Psychology),即道德心理四過程模型,揭示了道德及其社會來源。他認為,社會個體與群體的道德是一種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價值觀的反映,與協調社會中個體間合作活動和解決個體間發生的種種利益衝突有關,而這種協調和解決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的福祉。

雷斯特認為,個體的社會道德觀念根植於社會環境,因為群居生活是人類生活的特點,人們在相互作用中既需要協調合作,又需要儘可能避免矛盾衝突,而道德就在這方面起到法律、禮儀、風俗等相仿而又不可替代的制約與調節作用。他也同時認為,個體的道德也與其自身發展有關。親社會行為、群體心理、人格發展和人類學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個體發展的早期既已開始了道德發展胚芽,個體具有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意識傾向,成為正直有道德的人是人類個體普遍存在的願望。

那麼個體的社會道德行動是如何產生的呢?面對具體道德情境時,個體形成道德行動的心理過程是怎樣的呢?雷斯特的研究證實了人的道德行為遵循著他的道德心理四過程模型。就是說,人的道德行為過程包涵一系列心理的和行為的過程和因素,既包括道德認知的過程,也包括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動的過程,也與個體和社會的道德價值觀和道德人格素質有關。雷斯特的研究團隊通過對特定道德行為產生過程的諸多構成因素的分析,發現道德行為的心理過程至少經歷了四個階段,從而揭示了人的道德發展過程與規律。

瞭解道德心理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研究中國社會德道德危機現象及其社會根源。

過程一、道德情境的理解

當人面對某種具體道德情境時,首先是以其道德敏感性、對道德情境的理解能力和道德價值觀對該情境做出心理上的反應、認知、理解和解釋,弄清所發生的情境,感受到自己的行為對別人會產生什麼影響,並估計可能採取的各種行動。

這個對於道德情境的第一反應過程,包涵著、也檢驗著該個體的道德價值觀、道德敏感性和對道德情境的理解能力。如果一個人道德價值觀缺失或者道德價值觀扭曲,對道德情境的理解能力越差、對道德情境的道德敏感性越缺乏,那麼他對該道德情境所產生的道德行為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我們在第一章中看到的見死不救的冷血現象就屬於這類情況。相反,如果一個人有較強的道德價值觀、道德意識強、道德水準高、對道德情境的理解能力和敏感性強、利他的道德意向強,那麼他對該道德情境所產生的道德行為的可能性就越大。

過程二、道德判斷

當面臨道德情境而做出道德理解和情境解釋後,人會基於自己的道德價值觀進一步作出道德判斷,考慮在該道德情境中應該做什麼和怎樣做才是道德的。這個過程同樣包括了道德價值觀的因素。如果一個個體的道德價值觀是善良、利他、無私的,那麼他就會做出為他人付出的道德判斷,反之如果一個人的道德價值觀是自私、冷漠、無情的,那麼他就會做出相應的不施救的(不)道德判斷。我們在第一章中看的大量的冷血現象,就屬於後者。

過程三、道德抉擇

當對道德情境作出道德判斷後,該個體知道應當怎樣做才是道德的,但這只是道德心理的認知階段,還不能構成道德行為結果,所以該個體要對是否做出道德行動做出抉擇,既道德決策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如果作出道德判斷的道德價值取向不夠強的情況下、一些非道德價值觀念可能對於道德行動的抉擇產生干擾,動搖道德行為的抉擇,這時可能發生個體內心世界的道德動機鬥爭。在經過(有時是激烈的)道德動機的心理矛盾和道德行為的取捨抉擇後,最後給出是否採取道德行動的決策。

過程四、執行道德行為計劃

在道德行為抉擇的基礎上,該個體將道德意向付諸於道德行為,執行道德行動計劃。執行道德行動計劃的過程中,個體常常要明確行動的具體步驟,還要克服執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障礙,甚至要用堅定的道德意志去克服一些干擾、挫折,抗拒放棄道德行動的誘惑和誤導,最終完成道德行動的全過程。

以上是道德心理行為的四個過程。

整個道德心理和行為的全過程,是一個個體自觉的道德認知行為過程。該過程受到該個體的道德價值觀、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敏感性所支配,並由一個人的道德意向和道德意志所决定。沒有道德行為的道德價值觀、道德意向、動機和意志,就沒有一個人的道德行為;不瞭解一個人的道德價值觀、道德意向、動機和意志,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一個人的道德行為的全過程。

上述四個過程可能發生在一個比較暫短的瞬間,也可能發生在一定的時間期間;四個過程可能連貫地進行到底,也可能在整個過程中有一定的階段間隙。其實在緊急的道德情境中,一個道德心理行為過程可能是四個過程同時進行、瞬間完成或者先後順序有所變化、或者交織重疊發生。

比如看到小悅悅躺在血泊中的十八個過路人,他們當時對於這個道德應急情境,沒有反應,道德敏感性很差,道德觀念和意識非常弱,沒有關愛生命、見義勇為的人道和道德精神,所以他們也沒有道德情境的認識、道德判斷、道德行為的抉擇和道德行為的實施,也就是沒有對小悅悅施救;他們中也許有人在某一個道德心理過程中有反應,比如有人可能瞬間認識到道德情境、感到應當施救,但因為較弱的道德觀念、非道德觀念的干擾和誘惑、或者看到他人無動於衷而受到影響、旁觀者效應、或者以往經驗、社會上出現的助人為樂的好人反而受到誣陷、不公判決其有罪或罰款等等訊息和觀念的影響,於是又做出不施救的非道德抉擇。不施救的非道德行為,與他們平日的道德人格、道德修養和道德價值觀的冷漠、以及產生這些道德心理素質的社會因素有關。所以在道德情境發生時,他們的道德敏感性根本沒有受到觸動,無動於衷,冷漠無視,或者瞬間受到非道德觀念干擾而選擇了非道德行為。然而,那位拾荒婆婆看到孩子的生命處於危急狀態,馬上自發地理解了當時的道德情境,說明她的道德良知正常,對道德情境敏感,利他意識和道德觀念遠遠大於其他觀念包括私心和顧慮,所以她毫不猶豫地去施救小悅悅。她的道德認知、判斷、行為抉擇和行為實施過程,自發地受到她樸素純淨的道德良知的支配而得到順利完成。

當人們看到政府迫害基督教、法輪功、維權人士、上訪民眾、西藏新疆宗教人士等等,是否有同情心、憐憫心、正義感,還是不以為然,漠不關心,甚至落井下石,陷害好人,助紂為虐,配合政府迫害好人,或者隨波逐流,這就反映出人的道德價值觀、人性人格的善惡、道德敏感性和理解力。當然因為政府扭曲的政治宣傳、誣陷好人的蠱惑、長期階級鬥爭無產階級專政和無神論的洗腦,拜金思想的形成等等,使得人們本來的道德觀念發生扭曲和顛倒,所以也使得人們對這樣的迫害或者沒有任何道德反應、判斷和認知,或者反而站在邪惡的立場做出錯誤的認知判斷和行為抉擇,如此不道德的認知和行為是政府制度性的不道德導致的結果。所以,當我們觀察和研究中國社會道德問題時,無論人們的道德心理行為多麼複雜多變,最關鍵的是把握人們道德價值觀的正確與否、道德理念、道德意向、道德信念、道德意志等要素,以及影響和形成這些道德要素的社會背景、社會制度、社會意識形態、法治現狀、人權現狀、宗教信仰制度等等。

綜上所述,正常道德社會表現出的四個道德心理認知行為過程,在當今中國社會卻從第一個道德理解認知的心理反應開始就表現出了嚴重的道德心理障礙。這種道德認知的心理障礙主要原因是道德價值觀的喪失、扭曲和顛倒以及社會嚴重不公、司法懲善揚惡、好人受到打擊、壞人得志逍遙等。因為第一個道德心理過程受阻,接下來的道德判斷、道德抉擇和道德行動等三個過程就完全不能進行。結果表現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群體在道德情境中不採取道德行動。

(待續)

發稿:高謙

相關新聞
溫家寶「道德危機論」為何激怒黨媒(1)
溫家寶「道德危機論」為何激怒黨媒(2)
溫家寶「道德危機論」為何激怒黨媒(3)
美國道德心理學研究所:中國處於道德危機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