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孫承武、林雍晉台北30日電)台北市立動物園今天舉辦「猩」居落成典禮,新整修室內展示場讓民眾可隔著強化玻璃跟金剛猩猩「寶寶」近距離互動,「寶寶」適應良好,開心舔著工作人員準備的蜂蜜。
台北市立動物園自去年10月起整修金剛猩猩展示場。台北市立動物園長金仕謙表示,新的室內展示場比原空間大一半以上,設置樹幹、支架以及餵食蟻塚讓猩猩活動增加,讓猩猩停在遊客面前機率提高,民眾隔著透明強化玻璃與猩猩近距離互動,能更瞭解猩猩日常生活習性。
室外展示場也增設更多支架,讓猩猩活動更多元豐富。金仕謙表示,場內所使用木頭都是來自八八水災後的漂流木,動物園特別向林務局申請,讓難以處置的漂流木變成金剛猩猩的舒適園地。27歲,正值青壯年的「寶寶」,對於新家環境目前適應良好,雖然今天面對群眾情緒有點緊張,但總體來說適應狀況不錯。
「寶寶」與「黑皮」是台灣目前唯二的金剛猩猩,「寶寶」體格壯碩,而46歲的「黑皮」則較少四處活動,天冷時保育員還會像照顧爺爺般地為牠保暖。
有了整修後的新家,「黑皮」、「寶寶」各有各的地盤,兩隻銀背金剛猩猩不用為了領域互相較勁。動物園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努力幫「寶寶」達成第二個願望,就是尋找適合的伴侶。
金仕謙表示,金剛猩猩因原棲息地遭破壞後面臨絕種危機,透過國際交流,讓台灣也能參與金剛猩猩保育工作,也希望這些環境改善工作能讓國際上看到台灣的努力,並計劃引進母金剛猩猩,進行繁殖計畫。
對於「寶寶」與「黑皮」來歷,依園方資料,動物園在民國76年時購入一隻金剛猩猩「寶寶」,當年運抵動物園時卻發現個體與合約不符,必須進行更換,為顧及動物福利,當年在新光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贊助下,才讓「寶寶」在台北市立動物園住下來。「黑皮」則是在80年7月2日由斗六天元莊送給台北動物園。
動物園表示,依統計非洲西部低地大猩猩族群數量約在9至10萬隻左右,金剛猩猩在非洲受到棲地消失的威脅,從伐木、採礦、農地擴充等威脅,加上盜獵、戰爭衝突與疾病散播等原因,讓金剛猩猩名列一級保育類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