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敏:高油價讓誰歡喜讓誰憂
【大紀元2012年03月26日訊】兩會閉幕,GDP不再保8,油價則全面破8。距上次漲價才經過一個多月,本月20日,國家發改委再度調漲汽、柴油的價格。面對突破8元關卡的成品油價,緊張的不只是司機,還有百姓的荷包。暴增的物流成本,同時輻射各行各業,不但拖累實體經濟,每次高油價帶動的物價齊飛,也總是煎熬民生焦慮。說漲就漲的油價,除了引發堆高CPI及推倒通脹骨牌的危機,更讓消費者對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壟斷地位,以及「只上不下」的定價機制,深感憤怒與無奈。
兩會之前,「下調時機永遠不成熟,上調時機隨時都成熟」的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集團,就已上交漲價提議,並且蠢蠢欲動「該調了」的例行放話。在市場經濟的價格反應成本,毫無問題。但壟斷機制主導的價格操縱,卻大大有問題。
日賺7.3億,卻經常把煉油虧損掛嘴邊的「兩桶油」,就是哭窮煉油板塊的巨虧都因成品油價上調不到位。然而,按照現行「穩賺不賠」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作為最大受益者的「兩桶油」,卻把煉油虧損算在油價不能及時反應成本。同樣是煉油,還要看「兩桶油」臉色的民營煉廠,在夾縫求生還能盈利,為何霸佔國內八成以上煉化市場的「兩桶油」卻老是虧本?既然是「原油加成本」的定價機制,對於涉及自採原油的關鍵成本,「兩桶油」始終不曾公佈。無論自採原油成本是多是少,「兩桶油」最後都以與國際接軌為由,按最高國際油價入賬。但是,兩者之間存在的高額利差,既不為人知,也未寫入財報。
除此之外,作為石化巨頭的「兩桶油」,仗勢國企背景,徹底壟斷市場的進口、開採、煉油及銷售。為了抬高自採原油價格,在進口石油時,反向選擇「買漲不買跌」。為了造假虧損財報,上游的採油板塊按國際最高價和下游進行結算,並在賬面上九彎十八拐的把煉油板塊的上千億盈利,移轉探勘與生產板塊,從而造成下游煉油業務的虧損。於是,一方面可以藉口施壓國家發改委提高油價,一方面又可以訴苦虧損向國家申請補貼。另外,每當調價前一定會出現停止大單銷售的「兩桶油」,待價格上漲,囤積的油因時間差,再額外大賺一票。
所以,煉油業務年年喊賠的「兩桶油」,在去年依然大手筆合計派發387億元的紅包,更不要說天價的工資獎金以及天價的三公消費。
難以服衆的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這些壟斷國企的特權暴利、自肥高薪,並非努力經營而得,全是剝削民脂民膏。但不管幾桶油,最可惡的莫過於有關當局對壟斷國企的包庇與護短。長期以來,從不過問國企財報編製不實的審計署;還有言之鑿鑿,要在2011年限期改革成品油定價機制的發改委。
發改委的調價過程非常不透明,三大油企的煉油成本更是標準的黑箱作業。只見,高油價的一邊是賺得一塌糊塗,營收領銜國內A股市場,紅利派發更是誘人的壟斷國企;另一邊則是收入僅有歐美國家十幾分之一,卻負擔着比其貴上5至6倍的高油價的弱勢消費者。即便如此,這些胃口養大的國企高管及領導,還是貪得無饜。在市井小民為高油價所苦的時候,發改委官員還要火上澆油的說:「已經推遲了調漲的時間及降低了調漲的幅度。」
言下之意,早就該調,而且調幅原本更高。
難道,就如短命貪官呂清海,在擔任神馬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的職務期間,把一個好端端的百億國企搞垮時的大放厥詞:「反正都是共產黨的鈔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