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管理之道

哈佛教授的領導課:害怕衝突

害怕衝突

公司裡的教練制成效不彰,另一個原因是好教練必須勇於與他人正面衝突。

有些領導人觀察了一段時間,收集好相關資訊,對重要部屬的弱點也已了然於心,卻無法鼓起勇氣讓部屬知道自己的弱點何在,也遲遲沒提供部屬正確的行動建議,直到情勢逼得他們不得不開口。

這時最常見的情況,是部屬發現自己沒有升職、被減薪了,或者是(最極端的情況)被開除了,而領導人直到此刻才不得不向部屬解釋一切。

在此之前,部屬可能還對這位資深前輩懷有相當的好感與尊敬;但這一刻過後,他∕她可能會暴跳如雷,再也不信任這位閱歷比他豐富的同事,更遑論尊敬了。

你害怕一旦給部屬有建設性的回饋意見,部屬會因此不喜歡你嗎?你寧願在此之前受到部屬愛戴,等到對方得知壞消息後再受到鄙視;還是希望部屬對你的尊敬從不間斷?

你是不是多少會擔心,部屬聽到回饋意見後會大受打擊,從此一蹶不振?你退縮不前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我可以誠實以告:目前為止,只要給的回饋意見有足夠的建設性,我還沒看過哪一個部屬會因為受到太多教練指導而離開公司的。

但另一方面來說,我倒是看過很多部屬認為自己該年度並未得到真實的回饋意見,因此不再信任資深主管,最後選擇離開。

這些人離開原公司後去了哪裡呢?大多數人都會去找更有學習空間,有更多機會接受教練指導的新公司,而不會去找一家得以輕鬆度日或是少有衝突的公司。

他們尋找的公司領導人會向員工正面拋出挑戰,而非避著關鍵議題不談。這些公司的資深主管能夠贏得部屬的尊敬與信任,原因便在於他們會協助部屬面對現實挑戰。

有位來哈佛修習主管領導力課程的年輕主管,最近剛接管一家大型工業公司裡頭的中型部門。在聽我發表了一番關於直接、坦白的教練指導重要性的談話後,她前來尋求我的協助。

她開口說道:「我覺得自己無法對別人說出壞消息,我就是說不出他們某些方面的表現有待加強這種話。」

我問道:「為什麼不行呢?」

她很苦惱地答道:「我真的不知道,可能我就是很害怕衝突吧。也許我沒有能力承擔這份工作,而且我也不喜歡讓別人不高興。說不定我太希望受人喜愛了?」

她接著說,由於自己無法接受教練制帶來的正面衝突,總是等到年終評鑑時才告知部屬「驚喜」,表示要調降薪資,因此和幾位重要部屬的關係已經徹底搞砸了。

有些人指控她的行為是「消極侵略」(passive aggressive),她承認自己真的很怕衝突,也不曉得該如何給予有效的回饋意見。

我給了她幾項建議:首先,我認為她過度渴望受人喜愛且懼怕正面衝突,而背後都潛藏著根深蒂固的原因。

我鼓勵她好好思索一下自己的生活經驗,試著找出她懼怕的根本理由,如果她有一群親密好友和家人可以組成「支援小隊」,大夥兒一起討論看看可能很有用。

我也建議她如果認為尋求專業協助有效的話,可以找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諮詢;這是很積極的做法,或許也可以幫助她在這方面更了解自己。

也許你看到這裡會很驚訝:一個商學院教授竟然鼓勵叱吒職場的經理去做專業心理諮詢?可別這樣想。

其實,有效領導力的最大阻礙往往來自於領導人內心。不論是什麼方法,只要是能夠對付你心中的小惡魔、打倒內心恐懼,大概都會讓你領導更加有方。如果外頭有資源可以幫助你,那就往外尋求吧。

其次,我對她強調一點:不只是她,每個人都不喜歡給予負面的回饋。為了減少她的壓力,幫助她克服恐懼,我推薦她在給予教練指導前做好「過度準備」:比如說,事前找指導對象的同儕密集會談;還有,事先好好想過該怎麼傳達訊息給對方,說不定可以在鏡子前先練習個幾遍;此外,可以先找位信得過的同事練習角色扮演,等於事前排練一番。

最後,我鼓勵她繼續問自己,先前部屬在盛怒之下暗指的那個問題:我真的想要成為別人眼中會「消極侵略」的人嗎?他人的表現需要改進時,選擇隱瞞真的是對別人「好」嗎?

幾周以後,她向我回報進展。她很認真看待我關於事前準備與排練的意見,並認真執行。不久前她與一位重要部屬剛完成了一場教練指導,據她說是相當有收穫。

事成之後,她對新發現訝異不已:原來她說不定有當「好教練」的潛能。此外她也開始了解到,很少人天生就能當好教練,事前努力準備以及不斷練習才是做好教練的不二法門。

該如何培養學習∕教練制環境呢?

如果你相信教練制至少和銷售技能、財務技能、溝通技能、策略技能等等相仿,都是企業不可或缺的功能,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你的公司要怎麼做才能把資深主管訓練成傑出的教練呢?

我在此可以指出四種要素:

◎ 事前準備與動機

教練指導需要花時間。你需要讓你的經理人知道,你視教練制為公司的重要職責,而他們應該要在整個年度中都全力以赴,花時間了解直屬下屬的弱點與優勢何在、與部屬討論該如何做才能解決問題、事後定期監控進展,必要時還要給予額外建議。

在真正優秀的公司,優異的教練能力是晉升高級管理職階的標準,也是加薪與否的關鍵因素;在你評估手下經理人的績效時,別忘了針對他們的教練能力給些回饋意見。

◎ 具體、可執行的回饋意見,以及提出補救方法

有效回饋意見的內容應該要具體、著重於改善工作技能,而且可供指導對象執行。回饋意見不應該淪為人身攻擊,也不應該過於抽象不定。同理,後續的導正意見也應該同樣具體、有執行性。

舉個反例來說吧:很多專業人才常聽到的建議是,他們應該要「提升在公司的形象」。老實說我不懂這是什麼意思,會說出這種話的教練,通常對於指導對象的印象模模糊糊,並且沒有做足功課,因此無法給出可供執行的回饋意見。

這種回饋意見不但抽象,更糟的是,還會將指導對象的注意力從該處理的幾項工作技能弱點上轉移。

同樣地,當他們想剖析自己的未盡之處、決定未來該如何補救時,說他們「蠢」並沒有任何幫助。這種說法不但會使人不悅、感到受辱,而且也沒給出讓他人得以展開行動的特定意見。

再強調一次:給出的要是具體、清晰、可執行的回饋意見

◎ 更新與後續行動

沒有公司會在制訂策略後,沒有更新地沿用數年,而教練指導也一樣。某程度來說,教練指導就是推動員工個人策略執行、驅策特定進展的努力過程;因此,更新與後續行動有其必要。

公司的需求會改變,員工的夢想也會改變。部屬不僅希望獲得現階段工作的教練指導,也希望能具備做好下一階段工作的能力。

為了讓你的教練指導更有效,如果大致看得出下一階段的工作為何,你就能幫助部屬一步步達成目標。

舉例來說,表現優秀的銷售員可能希望在未來當上銷售經理。為了實現這個志向,他∕她想必會希望現在接受足夠挑戰,在升職機會來臨前累積相關技能。

你指導的部屬對未來有什麼願景呢?我們該怎麼訂時程表,要怎麼實現願景呢?為了達成目標,該派給指導部屬什麼樣的工作、給予哪種指導呢?

◎ 營造出所有權文化﹝culture of ownership﹞(譯註:指公司員工對自己行為負全責)



身為領導人,你會希望在全體員工的職責中再添一項:「給予、尋求回饋意見」。

那麼給予、尋求回饋意見又分別是誰的責任呢?我以前會對高盛集團的員工說,向外尋求回饋意見百分之百是他們的職責,他們必須知道自己的優勢、弱點何在,並制訂計畫以克服弱點;同時,我也會對各階層經理人說,給予部屬回饋意見百分之百是他們的工作。

我在開玩笑嗎?還是我希望魚與熊掌兼得?當然都不是,我的重點一直都在於:資淺員工應該肩負起的挑戰是尋求回饋意見;而資深員工應該面對的挑戰則是給予回饋意見。

唯有當雙方都能以這般態度行事,方能營造出真正的全體學習環境,此時才會出現真正有效的教練指導。

在這樣的環境中,全體員工都付出心力追求發展,沒有人會覺得自己是受害者,而且大家相信待在這家公司便有機會成長、學習、發展得越來越好。

全體學習的目標當然不是讓所有人都晉升到領導階層,也不是讓所有人都加薪加到最高等級,而是「讓人人都有機會充分發揮實力」。

為了營造出這種文化,多費些心力奮鬥是值得的,例如:表揚優良教練,宣揚教練成功指導部屬的「戰績」,以及哪些人在努力尋求回饋意見、接受有效教練指導之後,自我表現大有改善等等。

由領導人發起的公開表揚與相關趣聞軼事會在公司內流傳開來,而這些故事被注入生命力後便能帶領你朝夢想前進,對整家公司的影響既強且遠。

如果一家公司未能達到自訂目標,常見的失敗原因就是重要位階的人才不夠多。

而這種人才匱缺又通常歸因於公司吸引、招募、培養人才的能力不足;再深入探索問題,你就會發現這種不足源於公司以往不重視教練制、未能營造出全體學習的環境。

成功營造出教練制文化的公司,往往對優秀人才有強烈吸引力,快幫自己培養這項競爭優勢吧。@(待續)

摘編自 《百大CEO都上過的哈佛領導課,你怎麼能不學?》 臉譜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