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服務業登台 台立委憂擠壓我業者
【大紀元2012年03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朱稚清台北報導)第三波開放中資入台,其業者以子公司及分公司進來,立委憂心中國服務業進入,將對台灣業者造成擠壓。
許忠信指出,中資進入有三種型態:一、間接投資,目前股市無法管制,中資可透過投資台灣公司承作公共工程。二、在台灣設立子公司,根據公司法規定就是台灣的公司,其營業項目只要有承攬工程,就可在經濟部商業司登記,但其資金背後享有控股權。三、在台灣設立分公司,要進行承攬是被禁止的,但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近期內要與中國簽定服務業的總協定,有實質多數的服務部門,即90%~95%以上,必須開放給中國。
在90%~95%以上開放中國服務業來台的前提下,將賦予它享有絕大部分台灣產業享有的國民待遇;除了敏感的服務業(例如通訊、媒體)領域,其他部分一定會陸續進行開放,只是時間早晚問題,最多8年就完成。
尤其是兩岸有共同語言,語言在服務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台灣的國民所得是中國的5倍,加上台灣公司法對隱性公司已無金額限制,中國的貧窮省分到台灣只要幾萬元就可以申請設立子公司。
舉中國仲信擬併購台灣大哥大為例,其資本額僅46萬新台幣,但其在台灣設立分公司後,就成為跨國的服務業者。據2002年台灣對世界組織的會員國報告中做的服務業承諾表,其中提到只要是跨國的服務業者,就可引專家及服務人員到台灣,居留期間3年,並可以申請延展。
在簽署ECFA之前,台灣不必遵循對世界組織的服務業承諾,但簽署後中國業者不僅來台享有國民待遇,根據憲法保障企業自主權,中國業者可任意引進數量龐大的專家及管理人員,並可持續申請延展居留。身為服務業專家,通過相關管道搜集情資則無人能管制,對國家的影響重大。屆時,台灣的薪資很快就會被拉到和中國貧窮省分一樣的水平,而不是等同於上海、深圳的水平。
中資投資公共工程 民間憂心
政府準備第三波開放中資來台,然而這卻引發部分立法委員及台灣民間的憂心?除擔心中資搶奪台灣公共工程承攬大餅,使得品質下降、搶奪台灣人民工作機會外,更怕中資小包商將遍布台灣各地,造成中共得以介入地方派系影響台灣的選舉。
台聯立法委員許忠信日前表示,企業認為,開放中資進來投資公共工程後,會有幾個效應:根據中國一再要求,資金到台灣,人、企業也必須到台灣,如果只是資金過來,是透過股市的間接投資;而公共工程的投資是直接投資(FDI),一定會有承攬商過來設子公司,搶奪台灣承攬大餅。
中國由於其企業規模大,使其承攬範圍達全世界,甚至低成本的巴西等南美洲國家及東歐,皆抵擋不了中國的低價跨國競爭,屆時中國企業將取得台灣所有公共工程的承攬權,台灣的包商將淪為其小包商,轉承包後,中國業者必定壓低價格,進而造成台灣公共工程的品質下降。
許忠信表示,即使在工資最低廉的南美洲、東歐,都出現了中國企業在當地進行大量併購後,當地的業者要由中國企業取得承包。
許忠信憂心,以上的併購行為還是沒有明顯政治目的的商業行為,然而,現在中國對台是要「以商逼政」,後果真的會有亡國的危險。
經濟上搶奪台灣人民的工作機會,在政治上也會產生很大的負效果,小包商將遍布台灣各地,造成中國得以介入地方派系,影響台灣的選舉。
工程會:股東中資 台灣建造
不過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強調,由於營建業與工程顧問公司產業並未開放,因此,政府雖開放中資來台投資公共建設,但工程的興建仍是由國內相關營造等產業負責,並由國內專業技師簽證,施工品質也是由國內現行品管機制把關,不會產生所謂的「豆腐渣工程」。
工程會表示,政府雖然開放中資來台投資(非承攬)公共建設,在中資投資公共建設之前,必須經過資格及程序審查;將來促參案件在履約階段時,也必須受國內現行機制之監督。◇
(責任編輯: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