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美麗人生》—-因愛而美麗的人生
【大紀元2012年03月24日訊】意大利導演羅伯托•貝尼尼拍攝並主演的電影《美麗人生》,不僅榮獲了1999年奧斯卡獎在內的諸多獎項,而且感動了無數觀眾,因為這是一部關於因愛而美麗的人生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1939年,二戰的陰雲籠罩著整個意大利。有著猶太血統的圭多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樂觀的青年。影片伊始,圭多和好友菲魯喬駕著一輛破車從鄉間前往阿雷佐小鎮,他的願望是在小鎮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過與世無爭的安逸生活。
途中,圭多經過一座穀倉塔樓時,恰巧年輕漂亮的姑娘多拉突然從塔樓上跌落到他的懷中。原來塔樓上有個黃蜂窩,黃蜂經常騷擾當地居民,多拉想為民除害,燒掉黃蜂窩,反被黃蜂蜇傷。圭多立刻為多拉處理好了傷口。雙方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當時的意大利處於墨索里尼的統治下,納粹勢力開始推行種族改良政策。由於圭多具有猶太血統,他開書店的申請屢遭阻撓,只好在叔叔經營的飯店當服務員。圭多真誠、純樸、熱情週到的服務贏得了顧客們的喜愛,其中一個喜歡猜謎語的德國醫生對圭多的印象十分深刻。
儘管生活中有著種種的不如意,但樂觀的圭多並不在意,他在又一次的偶遇多拉後,向多拉表白了愛慕之情。
多拉是一所小學的老師,業已有了男朋友魯道夫,但多拉並不喜歡魯道夫的趨炎附勢。在圭多真誠的追求下,多拉最終選擇在與魯道夫的訂婚晚會上與圭多逃走,並不顧母親的反對,嫁給了圭多。
婚後,兩人過著幸福的生活,不僅夢寐以求的小書店開業了,而且還有了活潑可愛的兒子約書亞。一家三口經常開開心心地玩遊戲。
可惜好景不長,在約書亞5歲生日的那一天,納粹抓走了圭多的叔叔、圭多和約書亞,並強行把他們送往猶太人集中營。當去接自己母親的多拉回到家中,看到凌亂的屋子時,明白了所發生的一切。雖然她沒有猶太血統,但真摯的愛情,使她還是義無反顧地要求和丈夫、兒子一同前往集中營。
在散發著死亡氣息的集中營中,幹著重體力勞動的圭多一方面想方設法聯繫關在女監中的妻子,告知平安;一方面為了不讓兒子幼小的心靈蒙上悲慘的陰影,便哄騙兒子說這是在玩一場遊戲,遵守遊戲規則的人最終得到1000分就能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的約書亞對父親的話信以為真,為了得到一輛坦克,他忍受著飢餓、恐懼、寂寞和一切惡劣的環境。
由於約書亞不喜歡洗澡,他擺脫了被毒氣殺死的命運,而其餘的小孩子則都死在了毒氣室。當他發現所有的小孩子都不見了而產生困惑時,在那名德國醫生的幫助下當上宴會侍者的圭多,將德國納粹軍官的小孩子指給約書亞,並讓他混在其中,告誡他千萬不能說話(其實是為了避免身份洩露),說這是拿分的關鍵。
當盟軍即將攻進集中營,納粹準備逃走的暗夜,圭多趁亂將約書亞藏在一個牆邊的鐵櫃中,並千叮萬囑叫他不要出來,否則得不到坦克,而他則悄悄溜到女監尋找妻子,卻不幸在途中被納粹士兵發現。在即將被槍決之際,經過約書亞藏身鐵櫃的圭多還做著鬼臉和滑稽的動作,暗示兒子不要出來。約書亞透過縫隙,目送著圭多遠去,他根本不知道在隨後的一聲槍響後,父親與自己已是陰陽相隔。
天亮了,約書亞從鐵櫃中爬了出來,此時一輛真坦克真真切切地開到了他的面前,一個美軍士兵從中跳了下來,並將約書亞抱到了坦克上。約書亞的臉上充滿了無可言表的快樂、幸福,而那種幸福,正是他的父親用生命為其交換的。
影片中的圭多的形象感人至深。因為深愛著妻子和兒子,他即便在最艱難最黑暗的日子裡,也以超常的勇氣和智慧保護著他們。他以玩遊戲的藉口為兒子營造了一個美好的幻想,鼓勵其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他還利用當侍者的機會,為妻子播放《船歌》,這首曾經響在他們定情之夜的歌曲,飄過黑夜中沉沉的迷霧,給多拉帶去安慰。即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圭多也將愛與美好留給了兒子。
當在父親圭多百般保護下生存下來的約書亞在影片結尾,與母親多拉擁抱在一起喊出「我們贏了」時,很多人留下了眼淚。的確,他們贏了,因為他們有一個為愛願意付出一切的父親和丈夫。
或許,槍炮、炸藥、飢餓、毒氣、死亡,這些東西可以在某個時間看起來十分強大,但最終的勝利者,卻只能是擁有愛的人和生活。人生因為有愛而美麗,因為有愛而堅強,因為有愛才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