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富人比窮人更不誠實不道德
【大紀元2012年03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澄旭編譯報導)一般人或許認為窮人比較可能做出欺騙或偷竊的行為,但是美國最新研究顯示,富人不誠實的可能性更高,為了爭取自我利益,更可能採取偷竊、說謊等不道德行為。研究者嘗試提出解決方法,建議在高社會經濟地位的群體中多強調善心與同情心,應該能增加他們的利他行為,也能為美國日益嚴重的貧富差距問題提供一線曙光。
據美國新聞網站MSNBC報導,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分別進行了7項調查、實驗室研究法和自然觀察研究法,結果發現上流階層者比貧窮者更容易表現岀墮落、不道德的行為,包括偷竊、在談判中說謊、為了贏得現金在賭博遊戲中欺騙,以及在職場的不道德行為如偷錢、收賄和向顧客超收費用。
主導該研究的博士研究生皮福(Paul Piff)表示,他相當驚訝,小小的誘因竟然就能讓高收入者表現岀欺騙的行為。上流階層的人表現出不道德行為的機率竟高出低階層者3~4倍。同時高社經地位者追求個人利益和採取違法行為的可能性,比低社經地位者明顯高出很多。
皮福和研究團隊在舊金山灣區的十字路口觀察車輛駕駛人,他覺得最具有攻擊性的駕駛就是那些開著昂貴車種的人。為了驗證這項假設,皮福列表紀錄同一處交叉路口274個駕駛人的行為,果然不出所料,那些開著高級轎車的人插入別人車道的機率高出4倍,而且經過斑馬線時經常不禮讓行人。
其次,在一項實驗中皮福邀請195名自願玩家上線玩賭博遊戲,每人有5次電腦隨機擲骰子的機會,由玩家自己紀錄骰子的累積點數,分數最高者將有機會贏得亞馬遜網站50美元禮券。然而皮福的研究團隊已事先設定好遊戲,讓每位玩家最終的累積分數都是12分。實驗結果相當顯著,社經地位高者更容易謊報其累積分數超過12分,顯示這些年收入15萬美金的自願者想要贏得獎項的動機非常強烈。
另一項研究尋求108位自願者上線填寫調查表,自願者除了填寫背景資料,同時要想像自己是老闆並且盡可能以最低工資雇用員工半年。在模擬情境中,如果自願者(扮演雇主)能夠以相當低的薪水完成僱用談判,將可獲得獎金。
此外自願者被問及,如果應徵者願意接受低薪,但必須保障工作年限為2年,他們會如何處理?如果扮演雇主的參與者誠實告知應徵者,工作期限是6個月,可能就無法以很低的薪水完成談判。實驗結果,越富有的參與者越可能為了獲取獎金而出現不道德的言行。
皮福猜測,刺激富人們說謊與欺騙的綜合因素包含貪婪和高度優越感。上層社會的人比較能接受貪婪,比較重視自我,賦予自我特權,經常致力於利己的行為。當然富人中也有特別慷慨大方的典範如比爾蓋茲和華倫巴菲特,但是在多數情況下,金錢似乎會造成人類道德的敗壞。
這次的研究結果或許有助於解釋美國過去50年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問題,如果過度追求自我利益,將會造成惡性循環:提高自我利益能提升社會地位,社會地位越高者就越可能採取不道德的行為以爭取自我利益。
為了近一步提出解決之道,研究團隊進行另一項實驗,針對低社經階層者不斷強調貪婪的優點之後,他們也開始出現不道德的行為。換言之,如果在一個群體中強化善心和同情心,那麼就能增加他們的道德行為。
因此皮福建議,應該針對就讀經濟和商業學科的學生開設倫理道德必修課程。誠如巴菲特所言,富人未必是壞人,只是需要提醒他們多注意別人的需求,就能強化富人的利他行為模式。
(責任編輯:畢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