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商圈爭議 台文化界籲緩衝期
【大紀元3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羿婕台北18日電)師大商圈爭議延燒,文化界人士今天建議,台北市政府應提出6個月緩衝期,聽取各界意見,或修訂合情合理的住商混合相關法令,使類似型態的地區有較明確規範及發展。
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文化研究學會、新新聞雜誌共同主辦「舊的街巷‧新的城市」論壇,下午在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登場,由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黃瑞茂、OURs秘書長彭揚凱、作家郭正佩、詩人鴻鴻等人從師大商圈的問題探討城市的規劃與再生,現場有數十名民眾參與座談。
彭揚凱認為,師大商圈不該以個案處理,應正視背後反映的問題,台北對於土地使用的規定太僵化,跟不上都市發展、無法面對各地特色,尤其住商混合、巷弄文化是台灣常見特色,但當住商混合的便利、文化多元性與居民主張的環境權變成零和關係時,市府制度卻缺乏討論機制。
他指出,目前最大問題在於政府的土地使用相關規定過時了、與現實脫節,市府應思考,是否可能依每個地區的特殊文化脈絡,提出符合當地使用的土地規範;且據他所知,已有師大商家想對永康商圈、民生社區、士林夜市等地發動檢舉,看市府如何接招,沒完沒了。
黃瑞茂認為,可依「台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設置辦法」解決住商混合所延伸的問題,因設置辦法明列「經本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准之新興產業或生產型態改變之產業,申請調整其使用組別及核准條件之審議」,可見市府有經驗與能力面對這類問題。
鴻鴻說,師大商圈惹議的垃圾、噪音等環境問題,市府長期不處理,直到居民抗議才懲罰,根本無法解決問題;他呼籲市府給予6個月的緩衝期,不做停業思維,由不同立場的民間學者提出看法,或修訂合情合理的住商混合相關法令,讓類似型態的地區有較明確規範及發展。
曾在日本生活10年的作家郭正佩,以東京吉祥寺為例提出參考範例。她指出,吉祥寺地區與師大商圈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是住商混合,當地部分巷弄寬度連2米都不到,卻能維護良好居住品質,還獲選為東京最理想的居住環境,這經驗或許可供國內參考。
師大部分店家挨罰,風波也燒到永康商圈。業者黃美瑛說,她在永康街經營「Mei’s Tea Bar」咖啡館6年多,也因位於6米巷道內遭檢舉,已吹熄燈號,很希望政府和商家、住戶能在這次風波中協調出最好的結果。
另有一名師大女學生認為,即使以保留創意街區為由,留下有創意的特色小店,但與當地居民或學生的連結性仍低,無法產生認同感,只會醞釀下一波衝突。